【本報記者報道】有超過50年樓齡的石硤尾大坑西新邨落實重建。負責興建及管理的平民屋宇昨日公布,居民搬遷期限由本月底再延長至2024年3月,重建工程有望在明年初展開,預計完成年份由2027年延至2029年。約有3成居民不符合資格,但仍可獲特惠津貼。
平民屋宇亦同時公布回遷資格調查結果,指在2022年起的約一年間,共收回1012份「住戶資料聲明書」,當中約67%、即約670戶完全符合或部分符合回遷資格;其餘32%則完全不符合資格,即超過1200個現有住戶須於明年3月前遷出,約5成半住戶可選擇重建後遷回。
平民屋宇解釋,不符合資格的主要原因有戶主或個別家庭成員擁有物業、正享用政府資助出租或出售房屋、非租約登記住戶成員,或非實質居佳在該單位等。由於平民屋宇近日仍收到住戶遞交聲明書,因此,現時尚有約1%仍在審核當中。至於60歲以上住戶,若他們擁有一個非自住物業,而全年應課差餉少於17萬元,將獲酌情處理,當作符合資格。
未交資料聲明將當作「黑戶」收樓
目前邨內尚有224戶未遞交「住戶資料聲明書」,平民屋宇期望住戶應盡快聯絡他們,若補交聲明書可酌情處理,否則將當作「黑戶」處理,即一律視作與不合資格租戶一樣,會申請收樓。至於「黑戶」被當作不合資格租戶,統一發放相應補償的可能性,平民屋宇代表認為可能對一早接受方案的租戶不公。
而今次制定租金津貼金額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當區平均租金數據。平民屋宇指出,會為符合回遷資格的租戶提供2個選擇,如選擇自行安排臨時居所、或由駐邨社工隊協助申請過渡性房屋,可獲租金及搬遷津貼。以4人家庭為例,可獲81萬元租金津貼及5萬多元搬遷津貼。另一個選擇是交回單位永久遷出,同樣以4人家庭為例,可獲逾100萬元的一次性津貼,及約2萬7千元搬遷津貼。
至於已登記但不合資格的回遷租戶成員,亦可獲發一筆過10萬元特惠搬遷津貼,每戶上限70萬元,以協助遷出。
簽署協議後6個月內交還單位
結果信函於昨日由駐邨社工和平民屋宇人員上門發放,收信後住戶有2個月考慮期,住戶須在接受方案安排後起4星期內簽妥退租協議,並在簽署協議後6個月內交還單位。住戶簽約當日會先獲得2成租金津貼,至交吉期間可享有免租優惠,正式遷出時才收取全數。
平民屋宇於昨晚上及下周初舉辦居民大會,解答居民就搬遷方案及重建時間表等查詢。平民屋宇代表稱,已與政府達成共識如何處理多出單位,包括作為資助房屋分派,或參考居屋條件出售予合資格人士。邨內較多老人居住,被問及租戶過世後人繼承的問題,平民屋宇稱會進一步審視繼承人是否合乎重建賠償資格。
市建局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重建大坑西新邨,提供逾3300個單位,當中1300個會預留作重置現有居民,租金水平將與公屋相若,另外2000個單位將會撥作首置盤。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