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增費1倍如「打劫」基層 徵收膠袋費無助推動環保
發佈日期 : 2022-08-11


政府計劃增加塑膠購物袋收費,由現時最低5毫,倍增至最低1元;當局並同時取消2項豁免,現時盛載冷凍食品,以及非氣密包裝食品的豁免將被取消。新措施目標在今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非常懷疑單靠倍增膠袋徵費,能否收到實際推動環保的效用。政府如今連冷凍膠袋都要收費,市民靠多買一件冷藏品獲「贈」一膠袋載物的做法都被「趕盡殺絕」,真教人情何以堪。翻查數字,膠袋徵費計劃由2009年實施,但堆填區的膠袋棄置量有增無減,可見「徵費能推動環保」是空話。我們認為,一是把每個膠袋加至1萬元1個,迫市民不再取膠袋;二是政府宣布全港完全「禁膠袋」,否則不應再徵收膠袋費。

立法會昨天討論調高徵費至一元的建議,有議員質疑政府的建議只會把責任轉嫁至基層市民身上,因為一元的收費對於普羅市民並不是小數目,在慳得一元得一元的生活條件下,增加收費無疑令他們的生活百上加斤。當然,有議員又或者有論者認為,加費影響有限;更何況消費者是可以選擇,他們可以出街自備購物袋,便毋須擔心要付出額外收費。這些言論邏輯上沒有錯,但卻嫌不食人間煙火,令人大有何不食肉靡之嘆。

政府推出膠袋徵費,目的就是要「鼓勵」市民自備購物袋。不過,這政策建立在兩大假設之上:一是認為市民必定會隨身備有購物袋;其二是市民在購物前必先做好規劃,為購物預備好足夠的膠袋以便毋須另外自費購買膠袋。

然而,高高在上或家有傭人的人們可能未必知道,市民每天生活總是匆匆忙忙,雖說工作是朝九晚五但不少市民其實要待至六時許、七時甚至更遲才正式放工。他們大都趁着回家途中順道購買日用品以至食物,未必一定備有購物袋在身,因此有時也需要購買膠袋;倘若日後連購買冷凍食物也需要自備膠袋,需要隨身攜帶的膠袋更多,要花的錢亦更多。雖然,五角、或一元一個購物膠對於一般中產以至中上層人士並非一回事,但對於生活足襟見肘的市民而言,確實非常「肉赤」。

更何況,我們非常懷疑膠袋徵費能否遏止市民使用膠袋,以至減少膠袋廢物。現時的膠袋徵費計劃由2009年實施,但根據環保署所言,近年堆填區的膠袋棄置量有回升趨勢。不過,若果比較2009年以前的人均使用膠袋量,究竟情況又如何?是否每一位市民已習慣了自備購物袋?與此同時,環保署提供膠袋棄置數量之餘,又可否提供其他塑膠製品的棄置量?打從十多年前政府推出膠袋徵費以來,含有膠質的不織布袋成了不少人生活日用品之一,有的人家中甚至可能因為過多不織布袋須丟掉,究竟過去十年有多少不織布袋被浪費掉、被送往堆田區,盼政府也能提供相關數字。

與此同時,我們近年在超市以至店鋪見到更多預先用發泡膠、膠袋或硬卡紙等等不同包裝好的貨物,此舉當然是聰明商家們藉此方便市民毋須使用太多膠袋也可購物,然而也衍生了不少包裝的廢物。政府以為徵收膠袋稅可以減少膠袋使用量,但此舉可能增加更加多不必要的廢物,於香港以至於地球環境而言,更是得不償失。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膠袋徵負推行十餘年,仍未能改變市民的使用習慣以至堆田區的膠袋回升,可見徵費根本解決不到問題,甚至令一些人以為付了膠袋費便可大條道理使用膠袋。若只是一味的只懂增加收費,以為可以收到阻嚇作用,最終恐怕只是檢一個方便但根本解決不到問題的辦法,未能鼓勵市民少用膠袋,卻先來懲罰基層市民而已。

您可能有興趣:

1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2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3
雙節長假料迎出境高峰 港人外遊勝在物有所值

4
中國市場舉足輕重 美國企業繼續紮根

5
日本自民黨捲性感派對醜聞 岸田文雄再度面臨下台壓力

6
進一步引進重點企業 為香港注入嶄新動力

7
2019年「黑暴」是立法催化劑 急於通過23條立法屬有理有據

8
日本央行今或宣布告別負利率 影響重大 踏入議息周期 多國貨幣政策走向受關注

9
旅客著重獨特體驗 城市瑜伽找對方向

10
旅遊城市項目夠底氣 收取房租稅不足為懼

11
teamLab展覽具吸引力 冀進一步刺激旅客訪港

12
基建設施帶來新氣象 配套規劃須詳細籌謀

13
基斯杜化路蘭奪最佳導演 體現藝術與商業元素結合

14
兒童染流感嚴重個案 提醒家長勿掉以輕心

1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舉措 「穩外資」成經濟工作重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