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10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3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團體舉辦活動 毋須鬥大 鬥排場 高官減少出席無必要活動實好事
發佈日期 : 2023-08-28


黃大仙民政專員黃智華參與由地區社團舉辦的歡送晚會,獲地區人士筵開43席、數百人歡送,頗為盛大,引起部分政界人士批評浪費及有「巴結」之風。特首李家超昨天率先提出構建宴請新秩序,主張官員要互補分工出席,並期望籌辦主禮活動的組織不要着眼於官員出席人數。我們認為,從來都是「客隨主便」,當主禮方邀請出席者時,客人盡量都會出席,因此要糾正目前團體辦活動「鬥排場,鬥多官員」的歪風,首要是主辦方醒覺。高官減少出席無必要活動實屬好事,可專注政務。

黃大仙民政專員黃智華獲地區團體設宴歡送引起爭議,特首李家超昨日回應事件,認為活動引起負面觀感,應以此為鑑。他說,事件反映另一層次問題,關注不時有多名司局長出席同一活動。

我們翻查過去一年建制派政黨及社團舉行的多項大型活動均有多名司局長出席,部分活動更有逾10名高官同場。新民黨黨慶有特首李家超、政務司長陳國基、財政司長陳茂波、副律政司長張國鈞及至少8名局長;自由黨黨慶有李家超、陳國基、陳茂波、律政司長林定國、3名副司長、至少12名局長出席;福建社團聯會會董就職禮都有李家超及至少5名局長出席;新界社團聯會會慶有李家超、張國鈞及至少8名局長等。

李家超昨天提出藉機建立新共識,期望籌辦主禮活動的組織不要着眼於官員出席人數。據了解,特首的新猷並非一刀切,已答允活動毋須取消,二是重要的大型活動,如國慶不會限制官員出席人數;三是相關政策範疇官員出席便可。

我們認為,對於社團而言,有官員出席主禮活動即可,毋須「鬥大」、「鬥排場」,例如立法會議員地區辦事處開幕,不時有多位司局長同時出席,實在沒有必要,可免則免。官員多與各方打交道和溝通是可以理解,但也要有選擇性,政府內部要做好分工,要減少出席一些無必要的活動。

此外,組織者亦要明白不是愈多高官出席就顯示政府的支持度,這與人數無關。在邀請官員時,先思考是否與團體有業務或合作關係,不要「鬥排場,鬥多官員」。

您可能有興趣:

1
40日有薪侍產假極夢幻 抱留人手與否拭目以待

2
展示國家發展成就重要 妥善處理遷館應同重視

3
國家自主研製飛機挑戰波音等壟斷地位 首訪內地以外城市即選址香港展示實力

4
內地市場更重視真唱 香港藝人靠實力加持

5
中醫遏上呼吸道感染爆發 醫衞局應參照內地作部署

6
明愛醫療事故結果反映錯漏 細節決定一切必須改善到位

7
公屋升降機居民出入命脈 房屋署須確保安全兼穩定

8
智慧醫院概念逐步實踐 病人受惠科技輔助治療

9
證監會梁鳯儀指「無法可執」推諉責任 應向財庫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斃

10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有「詐」 證監會執法被動 投資者教育失敗

11
跨部門演習添市民參與 有助增加公眾居安思危

12
人手短缺應多元方案解決 科技與輸入外勞相輔相成

13
要求警方打擊白牌車不切實際 運輸局應順應時勢 盡快納入規管

14
醫護須細閱各細節 環環相扣人命攸關

15
不法之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 市民須主動增防騙「免疫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