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5月 06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香港疫情失控關鍵 林鄭拒納專家意見
發佈日期 : 2020-07-23


香港新增113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當中105宗屬本地感染,再創疫情以來新高。港府領導投疫工作從開始已落後於形勢。在今次第3波疫情,官員屢次推諉是病毒突然來襲,傳播速度驚人,此說只是倒果為因。我們認為,導致疫情大爆發的關鍵原因,是林鄭的「一言堂」本色,在多個重要關鍵時刻拒納專家意見而肇禍;例如專家早叫「封關」卻不理、叫不要放鬆入境免檢測卻拒納意見、叫不要急於放寬限聚令人數又不理,結果是入境豁免部分人士檢疫而釀成第三波大爆發。政府醫學專家們眼巴巴看見疫情失控已焦急,還要被林鄭政府發新聞稿不點名批評亂說。旁人看來也覺難嚥下這口氣,盡心盡力助政府,卻換來這無情的結果。


本港第一波疫情爆發之時,特首林鄭月娥還在海外只顧親親各國領導人的機會,輕於抗疫,全靠市民自救,靠搶口罩及勤洗手,加倍做好衛生措施才捱過難關。然而,政府沒有汲取教訓,迄今仍未做好抗疫工作。林鄭掛在嘴邊的防疫措施要「張馳有道」,實質是「見步行步」,不夠果斷。若果當日早作「封關」,就可減少第一波受感染的機會。港人捱過首關,林鄭卻跑出來領功,她以為大家忘記了:「打蛇餅買口罩」的慘痛場面。


踏入第三波疫情,抗疫工作同樣準備不足,要替受感染者的同座大廈居民或密切接觸者做深喉檢疫,卻竟然不夠樽。由此可見,食物及衛生局沒有為抗疫工作做好準備,這些化驗樽仔不是高新科技,在疫情持續發生的時候就要及早訂貨,必定有大量供應,做好儲備的話,就不會缺樽。政府的抗疫工作,在港人眼中是「要口罩無口罩」,「要化驗樽仔又無」,是何等諷刺呢!難道要巨富李嘉誠坐私人飛機去海外替政府訂樽仔後再捐贈給醫院?


本港爆發武漢肺炎第三波,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及袁國勇早前均指出政府邊境檢疫措施有漏洞,直指獲豁免檢疫者可能是今波疫情源頭。


港府2月起針對不同地區抵港人士實施14日強制檢疫令,但機組人員、船員、跨境司機等可獲豁免,僅要求進行14天醫學監察,須佩戴口罩、每天量體溫兩次、可自行外出。許樹昌於上周六(18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獲豁免檢疫的機師和海員,可能是本港第三波疫情爆發的源頭,認為他們未等到檢測結果就已經可以進入社區,是「防疫漏洞」。


林鄭政府死撐,翌日(19日)下午發稿澄清,指「對於有評論指豁免強制檢疫安排帶來檢疫漏洞,並指安排下的豁免人士是新一波疫情源頭,政府發言人今日強調這屬於誤解。」、「發言人指出,本港迄今從未錄得任何由內地、澳門或台灣到港豁免人士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個案。」


政府這說法不盡不實,推搪責任之餘,還要批評專家,無恥至極。許樹昌接受網媒訪問回應時說:「未搵到證據,是因為港府過往都無做(檢測),所以當然無證據吧。唯一證據就是6月尾貨機機師去完哈薩克、土耳其返香港後,在香港私家醫生確診,再加上有9個貨輪的海員,經香港進入寧波,在寧波即時確診,內地通知香港,有做檢測就有證據。」


昔有,有周永新教授替林鄭做社福政策而事後被公開批評;今天,就有許樹昌。這說明了為何欠有能之士願意替政府出力吧。

您可能有興趣:

1
警方擬建中央數碼影像平台 合乎成本效益 提升工作效率

2
最低工資檢討或引入新方程式 決定因素簡單易明勞資均接受

3
強制舉報虐兒法例首須考慮阻嚇力 持份者憂被判監等屬於自私的想法

4
香港特色吸引遊客 展現活力新潮形象

5
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供不應求 待7小時作初步登記苦了病人

6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7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8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9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10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11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12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13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14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15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