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黎智英昨日在庭上回顧創辦《蘋果日報》的歷程,他供稱,在「六四事件」後開始參與政治和辦報,認為只有掌握愈多資訊,才能保障愈多自由,又形容「港獨」、「台獨」等主張是一種陰謀,想法太「瘋狂」,所以有要求員工不可提及。
黎智英指出,創辦《蘋果日報》時,香港由英國殖民管治,《蘋果日報》的核心價值是代表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包括享有言論與集會等自由、追求民主和法治。回顧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黎智英表示,自己一直反對任何形式暴力,否認曾經向員工指明特定編採內容,又形容「港獨」、「台獨」等主張是一種陰謀,想法太「瘋狂」,所以有要求員工不可提及,亦不容許有獨立主張的「寫手」加入《蘋果日報》。
與張劍虹只是同事 不是朋友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曾經形容《蘋果日報》過去集中娛樂新聞,2014年「佔領中環」是「分水嶺」,黎智英不同意。他說,《蘋果日報》一直有報道社運,「佔中」後報道更加多,只因當時社運更趨活躍,《蘋果》只是跟隨社會步伐,回應現況,但認同自己在「佔中」後「站得更前」。
談到與下屬的關係,黎智英供稱,張劍虹是他信賴的同事,但雙方不是朋友,他們不會討論公事以外的事情。至於另一從犯證人、時任《蘋果日報》社長陳沛敏,黎智英說兩人是朋友,而從犯證人、時任《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黎智英說很少見對方,唯一兩人會見面的場合是黎智英需要對方找資料,以助他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