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順利舉行,這座法國首都由熱烈的體育氣氛回歸平淡,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得從奧運美夢醒過來,重新面對殘酷的政治現實──在奧運舉行前,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導致議會三分天下,究竟馬克龍如何平衡各黨派勢力之餘,盡可能手握權力,將是一門難度高的學問,一切就由總理人選說起。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後,無一個陣營取得絕對多數──選前獲看好的極右「國民聯盟」僅贏得143席,位到第三,反而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贏得最多的182個議席,而由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執政復興黨及其中間派聯盟就取得168席。懸峙議會局面形成,來自中間派的總理阿塔爾按照傳統,向馬克龍提出辭呈,但由於當時巴黎奧運舉行在即,於是他獲准繼續履行職責,以確保法國穩定。
一切都待巴黎奧運舉行之後定奪,而如今奧運美夢已經到了夢醒時分。法國傳媒報道,預計馬克龍將從本月19日開始磋商,最快下星期公布新總理人選,以便新政府能夠趕在10月前準備好向歐盟提交9月開始的預算計劃,說明未來的公共財政路線。歐盟委員會此前宣布將對法國等七個預算赤字遠超3%的國家啟動「過度赤字程序」。
有關方案必須在9月底前準備好,最遲在10月1日提交給法國國民議會審議。此外,在9月20日前,法國也必須提交中期計劃,解釋其打算如何實現預算赤字達標,這些關鍵截止日期都意味著,法國急需任命新總理組建新政府。
從總理人選之上,足以反映今次選舉結果對法國政局的影響。總理人選的決定,有兩種方案可予以考慮。第一種方案是效仿德國模式,幾大政黨聯合執政,但這與法國傳統相悖。第二種方案是組建由各領域專家和非議員組成的技術性政府,但這也是「第五共和國」從未有過的嘗試。一般相信,如果馬克龍一定要結成聯盟,應會從左翼聯盟內選擇較溫和理性的候選人,例如是社會黨或綠黨候選人,是勉強可以接受的方案。
按照法國憲法,總理需由總統提名。理論上,馬克龍可以決定總理人選,他不受選舉結果的法律約束,但由於國民議會有權通過不信任動議迫使政府辭職,因此按照慣例,總理人選必須符合議會多數派的意願。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