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常体能活动为健康带来好处,但香港大学一项关于本港学童体能活动量研究发现,只有8%学童达至世界衞生组织的每天累积60分钟的体能活动标准。我们认为,健康根基需要自小培养,家长应该在衡量小童健康状况的前提下,鼓励下一代多做体能活动,同时培养恆常运动的家庭文化,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对幼童的健康至为重要。
香港大学一项关于本港学童体能活动量研究发现,随着新冠疫情结束及学校復课,中小学生的体能活动量显着回升,上课日平均每日进行约28分钟运动,但只有8%学童达到世界衞生组织的每天累积60分钟的体能活动标准。
港大在去年起安排让超过500名中小学生戴上纪录手带七日,进行第二阶段中小学生体适能活动调查,期间收集他们的步行数目、运动和睡眠习惯等数据。结果发现在上课日,中小学生平均进行约28分钟运动,较疫情期间多九分钟,但过去一年只有8%学童达到世衞的体能活动标准,即每天累积最少6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运动时间,反映学童体能活动量不足的情况仍然严峻。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疫情后復课半年,学童各项体适能水平检查项目皆明显下降,其中包括上肢肌肉力量、身体柔韧度、核心肌群力量和心肺耐力。研究团队表示,为了消除疫情对学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当下迫切需要制定协助学童促进健康体重和提升体适能水平的策略。
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建议,对儿童来说,体能活动包括在家中、学校和社区进行的游戏、体育竞赛、消闲活动、体育课和有计划的运动,以及日常的交通往来,例如步行、踏单车。
我们认为,家长应以身作则,与儿童一起做运动,以培养恆常运动的家庭文化,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例如饭后进行缓步跑或健步行;在家中多进行亲子游戏、体能活动和循环练习,并减少观看电视或屏幕的时间;乘车时,提早一、两个站下车,以步行代替短途车程,多行楼梯,少用电梯;假日到体育馆打乒乓球、羽毛球,或到运动场跑步;周末到户外踏单车、放风筝或远足;以及多参与学校或社区活动,例如运动会、嘉年华会和同乐日。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