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將公布新一期經濟自由度指數,有份協辦的《華爾街日報》透露,香港首次被剔出評級,反映2019年民主抗議活動爆發後,北京對其政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香港與內地城市分別不大。香港曾經連續25年蟬聯傳統基金會評選的「最自由經濟體」,去年跌至第二位,由新加坡取得「最自由經濟體」稱號。
美國傳統基金會每年均會根據貿易自由、財產權利、司法效率、政府誠信等範疇,為各經濟體系評分,發表經濟自由度指數。美國傳統基金會向來被視為美國傳統保守派組織。根據基金會在網頁上刊載的報告,今年的指數只會為擁有經濟主權的獨立經濟體計算經濟自由度。香港與澳門居民享有較中國其他城市的居民更大經濟自由度,但近年來發展形勢反映,有關政策最終由北京控制,未來香港及澳門的經濟自由度或會包括在中國內。
香港去年在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第二,而在之前,香港連續25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過去的報告指香港擁有獨立司法機構、新聞自由以及具深度的金融市場,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的理想門戶。至於今年經濟自由度指數,新加坡排名第一,中國排名107。
《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指數將不再為香港和澳門評級,並引述負責指數的編輯指,香港近年的發展,明確顯示政策受北京操控,過去兩年,政治自由及自治受損,令香港與其他中國主要城市,例如北京和上海無大分別。
特區政府:排除香港缺理據 有政治偏見
特區政府對香港不被納入今年《經濟自由度指數》表示極度失望和遺憾。政府發言人指,傳統基金會的決定既不合適,也缺乏理據,對於指數設立27年以來,其中25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香港並不公允,基金會突然把香港排除在今年評估之外,是在政治上有偏見,偏離以往一貫的做法,政府絕不認同香港的經濟政策「最終由北京控制」的評論。發言人表示,基金會的評論絕不正確,亦非基於事實,香港享有《基本法》賦予在經濟和貿易政策上的高度自治。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