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5月 28日
星期日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中大新技術有效評估愛滋病毒感染者心臟病風險
發佈日期 : 2023-03-24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雷頌恩

【本報記者報道】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和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合作,以「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透過拍攝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識別相關的視網膜特徵,結合傳統心血管風險因素,計算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此新結合技術有效評估HIV感染者患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阻塞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超過90%。

HIV感染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他們罹患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風險亦較高,這些都是引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雖然介入措施可以減低高危人士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但先決條件是需要一個簡單而精準的評估工具計算個人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雷頌恩表示:「目前的臨床指引建議HIV感染者定期檢測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現存各種傳統的風險預測模型,但這些都並非為HIV感染者而設,因此需要尋找一個最適合他們的評估工具。」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補充:「過往的研究指出視網膜特徵與多種心血管疾病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相關,因此透過分析視網膜圖像便可得知是否有冠心病相關風險,特徵包括小動脈和小靜脈口徑、曲率曲折度和複雜血管分支。」

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招募了115名伴隨一種或多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HIV感染者參與研究。新的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傳統心血管風險因素和和視網膜特徵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當中有71人(62%)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23人(20%)則通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測出患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研究人員利用儀器為所有參加者拍攝他們的視網膜圖像,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再進行分析,識別相關視網膜特徵。

結果顯示以新型風險預測模型評估HIV感染者患上兩種主要冠狀心臟病的風險,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超過90%。

您可能有興趣:

1
僅允1成年子女世襲 今年10月實施 房委會打擊濫用公屋 租戶須每2年申報是否持有物業

2
公屋扣分制加辣 9項目增扣分

3
9項不當行為將增加扣分分數

4
小巴司機或有500名外勞 工會憂打擊本地人飯碗 傳政府為建築業及機場輸入逾萬外勞

5
外傭及學生等須填報刑事紀錄 6.19起生效

6
薪酬趨勢調查報告獲委員會代表確認

7
李家超感痛憤失望促檢討 不敬言行傷害香港和內地人民感情 3空姐涉歧視非英語旅客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普通話道歉

8
林定國稱反歧視工作不斷推進

9
港鐵將不斷檢視東鐵綫乘客流量與需要 調整服務

10
港鐵稱有機制抽查濫用2元乘車優惠人士

11
港鐵黃大仙站3乘客扶手電梯跌倒

12
構建全面而務實緊急應變行動機制 提升各市聯合處理事故能力 鄧炳強訪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大灣區緊急應變行動方案

13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考察澳門: 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是必做題

14
澳門新冠感染個案上升 調整長者等院舍防疫措施

15
法官:存放點沒上鎖 落入不法之徒手風險大 男子藏逾400枚子彈罪成判囚9年9個月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