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有「神奇小子」之稱的職業桌球手傅家俊,早在7至8歲時在父親薰陶下培養出對桌球的興趣,近年更成為香港最有影響力桌球手。在去年10月香港舉行的世界桌球大師賽中,傅家俊雖未能主場奪冠,但決賽日錄得超過8,000人入場,打破世界紀錄,更為桌球界示範了全新的睇波及辦賽模式。
在桌球大師賽後,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向康文署提出,關注當局會否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於晚上8時至早上10時進入桌球室嘅限制時,康文署當時的回應為:「需適當保護心智尚未成熟的16歲以下人士,避免他們在晚上8點後流連桌球館,影響學業造成不良影響。」
事件引起傅家俊不滿,他在同年12月在社交平台帖文,質疑康文署一方面鼓勵市民入場觀看大師賽,但同時又規限青少年使用桌球室時間,令桌球被貼上「不良運動」標籤。
傅家俊指香港桌球總會多年來希望本地桌球能夠告別負面形象,同時致力發掘同培養更多新人,提升港隊實力,令更多本土球員衝出香港,為港增光。他同時指兩年前成立香港首間兒童桌球學校,並將桌球帶入中、小學校,甚至幼稚園,加深小朋友對桌球項運動的認識,而且已見成效。
冀政府支持喜愛桌球的小朋友發揮所長
他續指,近年外界對桌球運動印象已漸趨正面,不少家長都樂意帶子女學習桌球,從香港桌球大師賽中小朋友的表現可見一斑,認為只要多加支持,他們的前途絕對無可限量,指康文署過去大唱反調,對青少年在桌球室活動時間作出限制,從而認定桌球對年輕一代有負面影響,直言:「呢啲矛盾行徑,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
他重申,作為職業桌球手超過20年,希望政府能予喜愛桌球的小朋友擁有更多練習同享受桌球運動時間,獲得發揮所長同等權利,認為只要政府在政策給予桌球更多支持,有信心可在不久將來培育出下一位來自香港的世界級桌球手。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