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應完善健康資訊的管理架構 資助照顧者用智能健康程式
發佈日期 : 2022-06-18


發達地區紛紛引進「樂齡科技」概念,以應對人口老化趨勢,冀以科技產品解決長者面臨生活,從而鼓勵居家安老,長遠減輕社會負擔。特區政府雖然有發展樂齡科技的意向,但相關配套政策不足,進展緩慢,僅偏重幫助長者解決家居起居自主的輔助工具,卻缺乏利用大數據分析有關健康檢測這板塊。

「樂齡科技」則是針對人口老化現象而衍生的科技產品,當中結合機械人技術、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等科技的發展,幫助長者解決在起居自主、健康檢測、家居安全、復康保健及社交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和自理能力。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時,曾經參觀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並支持相關方向。我們樂見此措施,但不應只是推動租賃服務,而是需要制訂一套樂齡科技的策略,要建立積極普及基層醫療概念。

環顧市面上已有不少智能手機,皆可以下載各類健康管理程式。不少程式更可與智能手錶或穿戴式裝置連接,不分晝夜監測用戶的健康數據。智能科技企業將用戶的數整合,即我們常說的「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的學習驗證,自能洞悉人們生活和健康的相關規率。此等數據既有助用戶更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同時亦成為企業挪用的寶貴資產。

然而,智能健康程式或裝置主要問題有二:其一是一般人只能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被動地聽從程式的指示,以及盲目相信程式作出的判斷。我們固然大可相當然地認定,程式背後是一班具專業操守的醫護人員,能客觀和誠實地為你提供健康意見;但天知道他們不是賣藥的江湖郎中,只是藉機向你兜售沒需要甚至有害的產品服務?

專業為本vs用家為本的健康管理

這裡涉及一種長期累積的社會偏見,就是在醫療健康的問題上,一般人皆顯得特別無知和無力,只能完全聽信專業人士的意見。在傳統上,專業醫護受制於所屬的行業體制和組織,其職權起碼仍有一定的監督和問責;但在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世界裡,運作方式就遠為隱蔽和欠缺透明度,用戶權益往往就更加欠缺保障。尤其甚者,是當健康程式無間斷地搜集你的健康資訊,就更容易涉及重大的私隱保障漏洞。

凡此種種,皆指向「專業為本」智能科技的各種潛在弊病,並正愈益惹起一般公眾的疑慮。如何能確立業界操守的適當制衡,固然是政府在推動資訊科技發展時,必須同步審視和引導的面向;但長遠來說,如何強化用家的積極角色,主動參與管理自身的健康資訊和數據,逐步形成一個「用家為本」的智能科技世界,才是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

覆蓋年長長者的健康管理

具體來說,以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安心出行」為例,個人數據便只儲存於各自手機,避免中央化的搜集和儲存;但實話實說,此舉根本仍未釋除公眾的疑慮,同時亦平白浪費了大量珍貴數據,不利於人工智能和健康管理科技的發展。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是設立獨立和具公信力的第三方管治機構,由其來管理經整合的大數據,清晰界定數據使用的權利和責任,並定期對外交代工作表現,以消除公眾對數據被濫用的疑慮。

涉及智能健康程式的另一重大問題是,即使香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位列全球最前列的位置;但這種近年才迅速發展和普及的產品,在年長長者(例如是70、80歲以上)的普及程度其實很有限。由於他們均年事已高,學習使用新科技的困難程度,實非相對年輕的一輩所能理解。如何協助年長長者受惠於智能健康管理,對推動香港基層健康發展其實甚為重要。

從市面上不少應用程式可見,無論其設計是如何精巧、功能是如何強大,但線上世界的投入卻絕不等同於線下世界的成功。大量程式一經推出之後,甚至是努力發動人們下載後,使用率卻出奇的低,難以進據人們日常生活的視野,當新推出的一輪熱潮過後,應用程式很快便被用戶忘記。

可以說,不少成功的應用程式,同樣有賴線下社群的培育。以年長長者為例,推展智能健康程式的關鍵群體,很可能在於照顧者/照顧員的培育,通過其作為中介人,令年長長者亦能享用程式帶來的好處。若再結合政策層面的討論,則某種應用程式亦可與社區照顧券結合——通過照顧券提供的資源,同步倡導照顧者/照顧員使用智能健康程式,作為未來社區照顧服務的重要構成;同時亦期望能通過廣泛使用智能科技,長遠有助減輕照顧者/照顧員的負擔。

這當然同樣涉及年長長者的私隱保障,故此智能健康程式不宜由政府或企業直接管理,宜應採取上述獨立和具公信力的第三方管治模式,不在話下。

(後疫情時代的基層健康系列之三,明天續)

您可能有興趣:

1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2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3
雙節長假料迎出境高峰 港人外遊勝在物有所值

4
中國市場舉足輕重 美國企業繼續紮根

5
日本自民黨捲性感派對醜聞 岸田文雄再度面臨下台壓力

6
進一步引進重點企業 為香港注入嶄新動力

7
2019年「黑暴」是立法催化劑 急於通過23條立法屬有理有據

8
日本央行今或宣布告別負利率 影響重大 踏入議息周期 多國貨幣政策走向受關注

9
旅客著重獨特體驗 城市瑜伽找對方向

10
旅遊城市項目夠底氣 收取房租稅不足為懼

11
teamLab展覽具吸引力 冀進一步刺激旅客訪港

12
基建設施帶來新氣象 配套規劃須詳細籌謀

13
基斯杜化路蘭奪最佳導演 體現藝術與商業元素結合

14
兒童染流感嚴重個案 提醒家長勿掉以輕心

1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舉措 「穩外資」成經濟工作重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