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防疫政策舉棋不定 過嚴過限經濟清零
發佈日期 : 2022-09-20


美國總統拜登公告天下稱,美國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經結束。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疫情結束近在眼前,而香港的專家們也說,近月疫情的死亡率已低至0.097%,政府應該採取更進取的復常步伐。香港民意調查同時顯示,市民期待快快復常。看來,萬事俱備,民心所向,欠的只是特區政府的決心和復常「路線圖」。

縱觀目前的抗疫政策,公眾關注又或者爭拗的焦點不外有三:第一是長幼的疫苗接種率;其二是入境隔離的日期;第三是從外地返港是否需要提供核酸測試證明。長者對疫苗猶豫,不難理解。迄今為止,應對新冠疫情的疫苗尚未正式註冊,皆是臨時性質,過去年多以來雖然特區政府再三「鼓勵」市民接種,並以各項服務與疫苗掛鈎。然而疫苗副作用同樣令人憂慮,由政府撥款10億元成立的疫苗異常事件保障基金迄今接獲逾千宗申請,雖然大多數個案被指未能證實與疫苗相關,但不少市民或身邊友人在注射疫苗後出現過敏反應、面癱、心肌炎或心包炎,憂慮是難以釋除。香港研究協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不少市民是反對把疫苗通行證的實施年齡降至五歲。

因此,拒絕讓年邁體衰的老人家或年幼子女接受疫苗注射,在情在理是可以理解,並非單單拍拍心口說要提高接種率、甚至聲言以此和復常掛鈎,便可以釋除市民的疑慮。

其實,疫苗推行至今,自願或「被自願」接受疫苗的市民人數已佔社會絕大多數,而且不少市民曾感染新冠病毒,已有群體免疫力,是否應繼續用近乎強制的手段要求長幼打針?我們認為,應該讓市民有真正的選擇,才合符王道,讓市民按其身體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接種疫苗。畢竟,疫苗是給予個人自身的保障,其他人有沒有打疫苗根本不影響自己會否感染病毒,那便留待各自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至於說到入境隔離日數,正當外地不同地方已陸續放寬入境限制,毋須隔離,香港還在討論何時可以加快步伐至「0+7」,復常步伐何其慢。「0+7」的安排對於一般從事文職的香港人而言,或許還可以應付,他們可以透過在家工作符合檢疫安排。不過,對於須從事戶外或出勤工作的人,這安排對他們沒有多少吸引力。對旅客而言,通常來港旅遊停留的日子也不會多於一星期,要他們先有七日在任何地方隔離,根本是不切實際。

不少人還提到,若不設隔離安排,可否要求入境者提交核酸測試結果以作替代。這建議雖然較隔離安排進一步,可惜當外國已逐步放寬防疫安排,甚至視之為與流感無異,不作任何特別處理,要進行核酸測試根本難如登天,再加上若在外地,可能只有某些大城市才有核酸測試服務,而且因為需求有限,收費不菲,香港人要回港或許無可奈何要屈從,但對於外地不論是工務還是私務的旅客,這安排並無誘因吸引他們來港。若情況許可,他們自然會選擇轉移陣地至其他地方。

雖說市民健康重要,但凡事都須採取中庸之道。我們既不能對醫療服務採取「食花生」態度,無視壓力,同樣我們也不能「食花生」坐視香港經濟進一步陰乾。繼續採取嚴厲的檢疫安排只令社會經濟清零,逐步失去國際地位,又如何能實踐中央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所託。

您可能有興趣:

1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2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3
雙節長假料迎出境高峰 港人外遊勝在物有所值

4
中國市場舉足輕重 美國企業繼續紮根

5
日本自民黨捲性感派對醜聞 岸田文雄再度面臨下台壓力

6
進一步引進重點企業 為香港注入嶄新動力

7
2019年「黑暴」是立法催化劑 急於通過23條立法屬有理有據

8
日本央行今或宣布告別負利率 影響重大 踏入議息周期 多國貨幣政策走向受關注

9
旅客著重獨特體驗 城市瑜伽找對方向

10
旅遊城市項目夠底氣 收取房租稅不足為懼

11
teamLab展覽具吸引力 冀進一步刺激旅客訪港

12
基建設施帶來新氣象 配套規劃須詳細籌謀

13
基斯杜化路蘭奪最佳導演 體現藝術與商業元素結合

14
兒童染流感嚴重個案 提醒家長勿掉以輕心

1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舉措 「穩外資」成經濟工作重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