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0月 04日
星期三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發佈日期 : 2023-06-04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日前發生謀殺案,姓司徒的39歲男疑兇持利刀刺死兩名女子,當場被捕。據了解,疑兇患有精神分裂症,在今年初後病情轉差,容易變得暴躁,案發前已需要每三個月到東九龍分科診所精神科覆診,無奈他在6月6日覆診前已經釀成血案。新冠疫情對市民精神健康造成衝擊,影響多大因人而異,而本身患有重性精神病的人士,衝擊可能較大。精神科本身有其獨特之處,依靠醫生長期觀察病人情況,需要人手跟進,給予適當治療,服務根本無法外判或公私營合作。我們認為,醫院管理局應該分配更多資源予精神科,分配次序甚至應當優於其他專科。

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鬱症、思覺失調、躁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而據悉本案疑兇所患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翻查資料,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每100人當中便有一人患上。患者多於年輕時首次發病,但任何年齡人士均有機會患上,男女患者比例相約。很多人誤以為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多重性格或性格分裂,其實疾病主要是影響患者的精神和思想,導致行為表現異常,而病者只有一種性格。精神分裂症是可以醫治的,但復發機會高。愈早發現和接受治療,治療效果愈為理想。

據了解,疑兇早於2013年失業之後,便一直沒有工作,但直至2020年5月與家人發生爭執後,才首度獲確診患精神病。2020年12月,疑兇開始由東九龍分科診所跟進日常覆診,情況一直尚算穩定,但及至今年開始,與他同住的父母發覺兒子情緒變得暴躁,容易激動及孤僻。據了解,疑兇案發前已需要每三個月到東九龍分科診所精神科覆診,無奈他在6月6日覆診前已經釀成血案。

以私人執業的精神科醫生角度而言,每三個月覆診的頻率是太長。事實上,新冠疫情對市民精神健康造成衝擊,精神病患人數已是進入海嘯期,患者人數急升。新冠肺炎本身也有機會加劇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有研究發現,染疫前已患有精神病的新冠患者,其精神病徵狀較易惡化。然而,精神科本身有其獨特之處,依靠醫生長期觀察病人情況,需要人手跟進,給予適當治療,服務根本無法外判或公私營合作。

因此,我們認為,醫院管理局應該分配更多資源予精神科,分配次序甚至應當優於其他專科。簡單而言,如果今次個案的疑兇如獲更頻密的覆診次數,至少可能獲得更詳細的診斷,情緒或會更穩定。

您可能有興趣:

1
港足闖四強 俞雅欣跳遠摘銅 香港運動員杭州亞運盡顯不敗精神

2
灣仔海濱藝遊坊供電問題解決 發展局應學懂事前部署更重要

3
奪命工業意外 摧毀完整家庭 香港基建工程多 問題須正視

4
不法之徒利用年輕人販毒 入世未深賠上前途不值得

5
西九地盤兩名工人實被誤殺 非工業意外 為嚴重人命事件

6
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 冀避免發生不可預估情況

7
家長體罰孩子呈上升趨勢 社會應關注並撐立法禁止

8
秀茂坪邨揭智障兄弟疑餓死 人間悲劇反映社會支援不足

9
香港天然氣供應更趨多元化 電力供應更穩定助安居樂業

10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世遺 反映中國茶歷史具備高度重要位置

11
證監會打擊JPEX案失責在先 黃樂欣態度輕佻 推諉責任

12
警方商罪科JPEX案果斷執法 大快人心 證監會阻截太慢 苦主討回錢機會近零

13
首場虛擬資產違規平台執法敗陣 證監會調查乏力 未能保護投資者

14
數碼港系統遭黑客入侵 資料慘被盜取必須正視

15
社會各界同心搞活夜市 活動要精彩價格要相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