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5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核心體溫過高 誘發器官功能衰竭 熱得要命 慎防中暑
發佈日期 : 2017-06-27

A2 醫生余昉稱,東區醫院過去5年,每年平均有最
A 天氣酷熱有機會引致熱疾病。
A2 醫生余昉稱,東區醫院過去5年,每年平均有最
A 天氣酷熱有機會引致熱疾病。

最近驟晴驟雨,但一見太陽,氣溫隨時高達攝氏30多度。不少人也會趁陽光普照時到戶外,例如郊遊、或到泳灘消消暑,但烈日當空下,一不留神,可能有出現頭暈、四肢無力等徵狀,醫生解釋這些是熱疾病的徵狀,市民要多加留意。 撰文:醫院管理局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余昉表示,東區醫院於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最少40多名病人,因為進行戶外活動時中暑而要到醫院求診。


長者過胖者易中招


余醫生解釋,「中暑」其實是指熱疾病,即heat-related illness,意思是身處高溫或者炎熱環境引致的病症。熱疾病涵蓋一系列由輕微至嚴重的徵狀。「第一個階段為『先兆中暑』。當我們身處高溫的環境,人體會透過排汗去降溫,但如果沒有補充足夠水份,很容易會導致脫水。病人初期的病徵包括口渴、頭暈、四肢無力,甚至會嘔吐。不過體溫仍然可以維持於攝氏37.5度以下的正常水平。若果情未能改善,隨水分和電解質不斷流失,脫水徵狀會愈來愈明顯。病人會出現心跳加快及開始發燒。這個階段又稱為『熱衰竭』。倘若情繼續惡化,隨體內的熱能不斷累積,就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


余醫生說,一旦調節體溫的機制失效,就會進一步加劇體溫上升。當病人的核心體溫超過攝氏40度,隨時陷入昏迷狀態,甚至誘發多個器官功能衰竭,例如急性腎和肝衰竭,以至橫紋肌溶解。這個階段稱為「熱中暑」,又有人稱作「熱射病」或「中暑高熱」,是可致命的急症。這個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階段,才是真正的中暑。外國文獻指出,死亡率可以高達百分之八十。


哪些人較易中暑呢?余醫生說,年齡超過65歲的長者、小童、過胖人士和長期病患者,均是高危一族。


當天氣炎熱時,市民應考慮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否應付劇烈的戶外活動,避免單獨外出及曝曬。衣着應選擇淺色、透氣、薄和寬鬆的衣服。運動前亦應盡可能攝取更多水份,以及安排適量的休息時間。


潛水急速上浮危險


近年不少愛好水上活動的人士,在香港或海外都會往潛水。余醫生指出,潛水減壓症是潛水運動其中一種嚴重的意外,主要因上浮太急,減壓速度太快。他解釋,潛水用的氣樽儲存壓縮空氣,約七成八是氮氣,下潛時水壓上升,吸入的氮氣會溶入血液和身體組織。若潛水者以安全速度浮上水面,溶入身體組織中的氮氣可以自然排出。若潛水者上浮時間太急或沒有作出適當的減壓停留,水壓急劇下降,溶解在身體組織和血液中的氮氣便會大暈釋放出來,形成大量氣泡,令身體組織和血管被氣泡阻塞,引致血管栓塞和身體組織受損。


減壓症的徵狀包括牙骹痛、關節痛、耳鳴、頭暈等,亦可影響心肺和神經系統。常見是較大的關節會出現病徵,如膊頭及膝頭因關節組織被氣泡阻塞而引致劇痛;皮膚血管有阻塞,可引致出紅疹及痕癢。耳朵受損則可引致耳鳴、耳痛, 甚至失聰,神經系統會因「無血到」出現不同病徵,如肢體麻痹或半邊身不能活動。腦部缺血可引致中風及昏迷,心臟和肺部無血液供應更可致命。身體器官若沒有血液供應便可能壞死,故病人必須及時到急症室診治,甚至需要送往加壓艙接受高壓氧治療。以往本港減壓症病人需要前往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東區醫院將設立全港首個公立醫院的高壓氧治療艙,預料最快2018年投入服務。


余醫生提醒,市民必須跟合資格的潛水教練學習潛水,更要量力而為,若身體不適、天氣惡劣或未有朋友隨行,便不應潛水。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