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6日
星期二
   | 气 温 : 28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引入海外医生 未开会起争议 医学会第五方案 被质疑分出等级
发佈日期 : 2019-04-21

贊同及反对第五方案阵营
在医管局服务的医生,面对较多临床的工作。
医学会早前通过的方案,备受质疑。
公立医院有大量病人,需要医生医治。
医学会前会董欧耀佳称称第五个方案现时已经稳拿16
贊同及反对第五方案阵营
在医管局服务的医生,面对较多临床的工作。


港就引入海外医生方案争议不断,医学会日前通过医学界共识的「第五方案」,建议在医管局工作的海外医生只需服务三年便可豁免实习期,而在大学或衞生署则分别三年或四年。讵料旋即惹来特首林郑月娥质疑方案并非一视同仁,难免令人觉得医管局医生较卓越,衞生署医生属「次等」。衞生署亦罕有地发稿反驳,指出有医生组织并不了解他们的人手短缺问题。两大医学院亦反对方案,中大称方案等同将医生分等级,将会向社会大众传递非常错误的讯息,就是在大学医学院及衞生署工作的医生「低人一等」。不过,有医委会委员强调,三个机构的工作内容不同,医学界只希望各医生能达到相同经验水平。本报港闻部报道




林郑月娥昨日出席活动后指出十分关注方案对医管局、衞生署及大学綑绑年期不一的问题,强调衞生署的工作并非完全没有临床服务,医生亦不是只有开会,不应误解在医管局的医生会较衞生署医生更卓越,「不希望他们(衞生署医生)会觉得是次等」,所以要「绑」一个较长的时期。


衞生署罕有发新闻稿反驳


她又指出,「我不希望在医学会提出的方案裏,对于我们可以招聘到来自海外的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进入这个服务,他们会觉得他们是次等,即是『绑』他们的时间特别长一点,这个将会直接影响到衞生署招聘海外医生来服务这些小朋友。」她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与各持份进一步商量,寻找有否更好的改良方案。食物及衞生局昨日表示,已经设立平台,与医疗界的主要持份者探讨方案。


衞生署昨午发出新闻稿反驳,有部分医生组织的代表对署方的专科服务和工作性质,以及人手短缺严重问题并不了解。他们会联络有关组织并提供准确资料以供参考并作充分讨论。截至2019年4月1日,衞生署的医生职系编制为521个职位,有59个空缺,主要分布在儿童体能智力测验、家庭医学、法医、病理学、社会衞生、家庭健康及衞生分科。因应运作需要开设职位及人员流失,医生职系的空缺数目在2019至20年度预计将会增至约120个。


至于中文大学医学院表示,不认同在两间大学医学院及衞生署工作的海外医生,要綑绑较长的工作年期,担心做法会向社会传递非常错误的讯息,觉得这类医生低人一等或临床经验较少,令他们不受尊重,同时令国际社会对本港医学界人士,产生极负面的印象,以为从事公共医疗及医学科研的专才,在香港备受轻视及不受尊重。香港大学医学院回应称,任何方案都应该公平对待所有受聘于指定机构的海外受训专家,不论医生专科及服务岗位,理应各展所长,始终都是香港整个医疗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第五方案差一票肯定通过


不过,医学会前会董欧耀佳表示,第五个方案现时已经稳拿16票,差一票就肯定够票通过,暂时未听到有人要求改动方案。身兼医委会委员的医学会副会长林哲玄回应特首的说话,强调医学界是一视同仁地要求各机构医生到达同一临床水平,三个机构的工作情况不同,或要不同年期才达相同水平。他又称现时核心问题是医管局既留不住本地医生,又留不下海外医生,情况形同病人流血不止,不断输血而不止血,最终徒劳无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