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政府若能掌握民間智慧 有助改善施政 紓解怨氣
發佈日期 : 2022-07-01


今天是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之日,也是「五十年不變」的中間點。新一屆政府上任了,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特別在《成報》撰文,承諾他與團隊日後會透過落區及與市民交流,了解社會的難題。我們認同「智慧在民間」之說,集思廣益,定必會為香港尋找到新出路。我們期望李家超以至所有司局長們把這承諾貫徹到底,除了官式「落區」外,更要走進民間感受生活,細聽民意;哪管對方是街頭一位老伯,還是商店老闆,總各有閱歷,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改善施政或紓解怨氣都有裨益。


回顧過去,中央多次強調「一國兩制」整體成功,但不容否認的是這二十五年來香港也經歷了不少風浪。香港人須面對一個接一個的難關;先有亞洲金融風暴、負資產、沙士、禽流感、2003年七一有逾五十萬人上街,近年有反修例的風波,以至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曾停過。當中有些是外圍環境所致,難以避免;有的卻是管治體制缺失而成,包括政府未能好好掌握民意,適當疏導,最終令民怨不斷升溫。


大難題之外,生活也過得不易。香港人的生活日漸沉重,諸多民生一直未有妥善解決,形成深層次矛盾。香港人最重視安居,但樓價在回歸後雖曾一度低迷,但過去十多年來不斷拾級以上,年輕人無論怎樣節衣縮食,根本就難以「上樓」置業;即使低下階層期望透過編配公屋可以棲身,但等候時間愈來愈長。青年人欠缺上流機會,薪金難追上通脹。長者過去多年來的福利金額驟看愈來愈多,但他們要等一個環境尚可的安老院舍床位,隨時至死也未獲安排。長者老年能否過得有尊嚴,是一直困撓香港人的一大課題。


政府過去多年雖然知道問題所在,也曾提出不同對策,但總未能到位。香港回歸二十五年,問題千絲萬縷。政府及從政者昔日大可以說:精力都花在政制上,未能集中精力處理民生事務。如今,政制問題暫告一段落;政府應該可以集中精力,處理好並解決這些老、大、難的民生問題。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特別在《成報》撰文,強調「智慧在民間」,承諾他與團隊日後會繼續以聆聽、接觸、溝通,透過落區及與市民交流,了解社會的難題。我們期望,李家超以至所有司局長們日後把這承諾貫徹到底。


香港政府官員雖是社會菁英,但他們日常埋首公務,出入皆有汽車接送,生活在城市的頂層,縱使有心了解,但他們仍與普羅百姓過的生活有天與地之別。雖然政府過往也透過中央政策組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市民想法,日後大概也打算重組中策組來負責民調工作,但得到的只是冷冰冰數字,未能完全反映市民所想所思。


政府高官若要掌握社會脈膊,聽取民間智慧,唯有須放下身段,多走入群眾裏面,與他們同呼同吸。老實說,過去幾任特首並非沒有嘗試接觸市民,他們也試過落區探訪,然而有時卻似「公關秀」,與獲安排的居民寒喧數句便當作聽取民意,令人懷疑他們能否「接地氣」。有的縱使落區,也只是一時三刻,未見持續下去。


過去多年來,特區政府或許認為「落區」工作大可以靠區議會或立法會議員這些民意代表來反映,但他們必須明白議員們或因立場、識見或各有考慮與打算,總有其局限。而且透過議員們來掌握社會脈膊尤如隔靴搔癢,始終未必能切實感受到市民的感受與所需。


所以,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能摺起衫袖,不斷持續親自走入社區,甚至同枱食飯,聆聽民意,那樣才能讓香港政策更到位更貼地。


智慧在民間。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好好掌握民間智慧,讓香港重拾自信,更光更亮。

您可能有興趣:

1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2
死者為美亞廚具鄭氏家族成員 患腦退化兼行動不便 八旬翁倒斃畢架山豪宅 老婦割頸昏迷曾憂無力照顧病夫

3
求助熱線

4
議員指事件反映照顧者支援需求殷切 促加強專線與支援措施宣傳

5
孫玉菡:照顧者支援專線日均80來電 情緒輔導佔35% 17宗獲外展支援

6
幫忙建立網站並聯絡議員 英政客裴倫德與李宇軒籌組聯盟助打「國際線」

7
《香港國安法》生效前 李宇軒曾獲赴英美工作機會

8
周四 時髦基金 - 唐人 - 新希望服務業績亮麗 攻守兼備料挑戰高位

9
周四 投資世界 - 常歡 - 頤海國際 目標17.00元

10
周四 五行大贏家 - 聶振邦 - 恒指股息率逾7.5厘 屬防守性強之選

11
周四 澤星週記 - 方澤翹 - 布局海外市場 思摩爾將迎來收成期

12
周四 金星匯封面故事 - 盈喜、盈利大改善 創業板由治及興?

13
企業簡訊

14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15
明年有1.91%延後加幅 議員促隔年撤銷 港鐵加價3.09% 料6月生效 朗屏往黃竹坑成人八達通多付9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