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冀引入海外專科醫生紓緩公立醫院人手壓力,但香港醫學會日前提出的「第五方案」,受聘於衞生署的需面對較長捆綁年期,被指分化業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晚與多個醫學界代表開會,會後多次重申歡迎「一視同仁」的方案,但承認目前未有最終定案。醫學會會長何仲平指出,經微調的「第五方案」,不論受聘於醫院管理局、港大或中大醫學院、衞生署的海外專科醫生,捆綁年期將劃一為三年。他透露,有關建議獲與會代表原則性支持,醫務委員會下月將開會就五個方案投票。 本報港聞部報道
醫委會較早前否決全部四個方案,惹來社會爭議,醫學會之後提出「第五方案」,但受聘於醫管局、兩大醫學院、衞生署的捆綁年期各有不同,當中建議在醫管局工作的海外專科醫生服務三年便可豁免實習期,捆綁年期最短,而在衞生署工作的則長達四年。有關方案立即惹來有分化業界之嫌,特首林鄭月娥、衞生署亦質疑方案並非一視同仁,令衞生署醫生似屬「次等」。
陳肇始形容會議氣氛好
陳肇始昨晚在政府總部與醫管局、衞生署、醫委會、醫學會、醫學專科學院的代表開會,商討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要求的安排。會面較原定時間長,由大約晚上8時開始,直至晚上10時左右才結束,陳肇始遲了大約半小時才會見傳媒。她指出,會議氣氛良好、和諧及非常有建設性,並透露與會者同意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以及會研究由醫專提供專科培訓,簡化醫委會批准有限度註冊醫生的申請程序,以吸引海外專科醫生來港執業。
不過,被問到會議有否對放寬非本地專科醫生的實習要求達成共識時,陳肇始僅指出:「醫學會提出一視同仁的方向,即是說在不同機構:醫管局、衞生署和兩間大學工作的年期一樣,循一視同仁的方向。當然我們歡迎這方向,但我們沒有詳細細節。以我理解,他們亦需要進行一些程序,與醫委會溝通,然後醫委會亦會於5月8日會議上提出不同的方案,如有的話,看看如何投票。」
何仲平在會面後形容,會上氣氛良好。他透露,醫學會在會上提出了經微調的「第五方案」,當中由原先在醫管局、衞生署和兩大醫學院工作,考執業試前後要分別捆綁三至四年,改為劃一捆綁三年,當中一年半要在考完執業試後,而僱主要證明相關醫生在這段時間全部在進行臨床工作,便可以免實習。他說:「大家都滿意『一視同仁』。我們的方案,大家再斟酌一次後,大家都覺得很好。那如何證明呢?剛剛大家都有一個意見和共識。只要你的僱主,無論是大學或衞生署,只要證明你的同事、僱員、醫生,做了18個月臨床工作,呈交上醫務委員會,原則上便可以了。」
醫學會強調修訂非讓步
他強調,今次修訂不是讓步,之前的方案只是考慮到大學和衞生署會有臨床以外的工作。他指出,據自己所了解,這方案已經有足夠票數,但會繼續約見病人組織,爭取支持。他認同,經微調的方案對醫管局和衞生署工作的海外專科醫生都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