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兩位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過去未有嚴格執行批地條款,認為可以探討設立懲罰機制,令私家醫院執行條款。他們亦稱私家醫院的藥物亦非常高昂,即使病床收費便宜, 亦無法讓基層市民可以亨用,認為政府宜提供補貼,才可改善使用率。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昨日表示,政府過去未有嚴格執行批地條款,有私院在流感高峰期時,篩選病人,以致低收費病床使用率偏低,他認為可以探討設立懲罰機制,令私院執行條款。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相關政策有很多不足,即使病床收費每日不超出120元,但私家醫院的藥物、注射等費用仍然高昂,一般市民難以負擔,令病床空置,建議政府可考慮補助其他醫療費用,以改善使用率。郭家麒指出,曾任警務處副處長的趙慧賢是她上任以來首宗主動調查,期望所有調查公正進行。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使用率偏低可能與宣傳不足有關,以及不清楚審批程序有關。他認為政府及醫院應該公開有關資料,讓病人知道如何申請及審批標準,如果資料過訴籠統,或不明確的話,市民根本不明白以甚麼渠道申請以及使用細節,這樣只會阻礙有需要的市民使用這些醫療服務。有病人家屬稱不清楚此安排,如果有較低收費當然較好,因為不少市民無能力入住私家醫院,只可承擔較低收費的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