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被視為作風較溫和的前港澳辦副主任馮巍,自2018年退休後久未露面。他昨日在《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上,引用國父孫中山「軍政、訓政及憲政」框架,認為香港處於「訓政」,香港社會需要知道及接受內地與香港新的憲制秩序,形容「香港未來『一國兩制』的路,確實的話,很漫長」。
他認為,香港及特首林鄭月娥提及要反思情況,正是因為「一國兩制」出了問題,「如果順利有序向前發展,可能就沒有必要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的初心,社會是這樣,人也是這樣」。他歸咎香港自2003年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佔領事件」,以及去年反修例風波,均是針對中央權力,以及特區關係,批評有一部份人對中央權力、中央特區關係沒有清晰認識,令社會對憲政體制認識、了解和認同之間出現較大差距,認為日後長遠要多做工作。
他指出,產生不認同或不了解底因,是中央與特區政府在回歸初期因為要穩定社會、照顧港人心理不安,所以對中央權力、中央特區關係及《基本法》相應的規定講得比較少。他說:「我們總是說不變,50年不變,不變說的具體社會管理制度、生活方式不變,但憲政體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回歸以後,我們講得確實比較少。」
50年不變是指生活方式
至於基本法委員會原主任喬曉陽表示,去年6月香港所發生的活動,對香港的危害愈演愈烈,突破「一國兩制」的底線和國家安全,中央是在一忍再忍、忍無可忍,在不能再忍,再忍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下才出手,是中央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責任所在。他指出,香港是實施行政長官制,中央與特區的關係是透過《基本法》確立授權,而不是中央與特區分權,強調特區權力不能對抗中央的權力。他又說,要以國家立場看待《基本法》,要以中國人的身份去理解,才能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