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本港發生首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個案,引起社會關注長期病患者應否打針。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無計劃在疫苗接種中心即場為市民檢查身體,稱此做法不可行。而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即場評估身體的實際作用不大,長者普遍患血壓高,加上準備打針難免緊張。他建議政府設立疫苗諮詢中心,聘請醫生和藥劑師,為市民評估身體及解答問題
孔繁毅表示,政府之後會推出計劃,先由醫生為居院舍長者評估身體狀況,確保他們的長期病患受控,才為他們注射疫苗。他稱,無計劃在疫苗接種中心即場為市民檢查身體,此做法不可行,強調中心的作用是打針,而非門診。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說,在疫苗接種中心評估身體未必可行。他解釋,每日有數千名市民到場接種,若再排隊諮詢醫生或量血壓等,容易混亂程序和攪亂預約時間。他建議長期病患者在接種前先詢問家庭醫生,或者到醫管局門診覆診時諮詢。
何栢良倡設立疫苗諮詢中心
對於其他專家建議長期病患者先諮詢家庭醫生或公立門診,何栢良直言作用不大,醫管局門診的輪候時間長,很難要求病人等待多月才接種。他建議政府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設立疫苗諮詢中心,聘請醫生或藥劑師發放正確資訊,為長者和街坊等評估身體及解答問題。
何栢良又稱,美國平均每20萬人接種疫苗,便有一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相信本港不久後會出現此狀況。他表示,疫苗接種中心的醫護人員均上過緊急應變課堂,但內容限於紙上談兵,僅部份醫護曾接受演習訓練。他促請政府定立指引,要求每間中心在任何時段均需有實戰或演習經驗的醫護坐陣,確保他們能妥善處理突發情況。
有建議指接種中心可派醫生當值為市民作評估,上月展開疫苗接種計劃的澳門要求接種者先填寫網上問卷,並有醫護人員現場評估。根據衛生局網站,市民於接種疫苗前需要經醫護人員進行臨床評估,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疫苗,而事前亦需要填寫網上問卷。根據澳門疫苗接種計劃,長者並非首階段的優先接種人士。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