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一項學生吃早餐的調查發現,以烘焙食品及高蛋白質食品作早餐,學生學業能力測驗分數可提升30至50分,相等於較其他少吃早餐學生多接受1.5年教育。中大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指出,研究反映吃早餐對學習能力的提升,較補習更佳。
本報港聞部報道
中大去年6至7月期間進行這項有關小學至初中學生上學前吃早餐情況的問卷調查,成功訪問64間小學及47間中學共1.5萬名學生,結果發現早餐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影響更甚於補習,無論在小三、小六、中三學生,對其中文、英文、數學都有正面影響,幾乎每天吃早餐的學生,以全港學生平均500分學業能力測驗計算,成績提升30至50分,相等於多接受1.5年教育,意即小三學期初的學生能因每天吃早餐而達至小四學年中的水平。
加工肉 高糖分飲料得反效果
侯傑泰表示,由於其他的學術研究顯示,補習對學生的學業水平只能提升20至30分,今次的研究結果反映吃早餐較補習更佳,是不少人在提升學習能力上夢寐以求想得到的效果,若將其在教育上推行,例如容許學生首堂可在課堂時間食早餐,可能會得到令人鼓舞的教育提升效果,但執行上涉及政策及教育制度等問題。
學生在早餐上吃不同的食品,對學業裨益各有不同。研究指出,烘焙食品及高蛋白質食品作早餐的益處最大,進食烘焙食品學生較其他學生學業能力測驗得分高25至30分,而進食高蛋白質食品者其得分則高15至30分,進食穀物類得分也高10至15分,至於粥、粉、麵、水果、蔬菜及果汁,進食與否均對學業成績沒有影響,而進食高糖分飲料例如汽水、方便食品例如薯片、加工肉類例如肉腸,卻會得到反效果,學業能力測驗得分會比其他學生低5至40分。
高蛋白質食品持續提升血糖
兒科專科醫生王曉莉表示,由於人體在一覺醒來後,腦部需要血糖運作,而烘焙食品及高蛋白質食品食物升糖指數較慢,可令血糖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提升,相反其他食品則升糖指數快,血糖迅速提升後很快就回降,故不能對長時間學習帶來幫助。她舉例,每日早餐吃兩片麵包、一隻蛋及一杯牛奶便是最佳選擇。研究亦發現學生小學吃早餐人數達76%,到小六時跌至60%,中三更低見41%,王曉莉表示這情況與中學生較注重身形,誤以為不吃早餐可瘦身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