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對於今次機場登記系統出現故障,令大批旅客無法辦理登機手續,有資訊科技界人士估計是後備應急系統未發揮作用,而立法會議員則認為事件罕見,建議機管局改善通報旅客機制,政府亦應要求機管局盡快提交報告解釋事故原因。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指,過去未曾聽聞類似情況在機場發生。據他了解,登記系統設「分間區域」,航空公司可遷移至其他沒受影響的櫃位便可繼續運作,不會導致整個機場停頓,但因機場竹糸統有別於公共交通系統,目前沒有通報機制,認為在今次事件後,機管局須檢討內部工作,並在適當時間透過相關航空公司知會乘客。至於今次事件涉及大量旅客受影響,負責監管的運輸及物流局應要求機管局提交報告,以便日後加強有關方面的防護。
另一名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批評機管局在事故時未有立即公布,做法不理想,認為必須及早公布,「等佢哋唔使咁焦急咁慌張」。而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亦認為,今次是機場首次出現此類事故,令職員有些手足無措,亦無法掌握訊息及將訊息傳達開去,告訴乘客可能要延誤多久,因此認同應先行公布有問題,事件或需技術及時間解決,讓乘客有心理準備。
流量超負荷導致事故機會不大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銀行等大型機構多在深夜進行系統維護,一般需時4至8小時,今次復修時間超出預期亦屬常見,但機管局有後備應急系統,估計今次未有發揮作用。方保僑又指,有關系統沿用多年,一直都有升級,要了解是否與硬件、軟件、數據庫等出現問題有關,但估計因流量超出負荷導致事故的機會不大。他認為未來可加強演習,當一旦出現問題時,亦可將旅客調往其他航運大樓辦理登機。
翻查資料,2018年5月,港鐵機場快綫九龍站有電腦系統未能如常運作,影響到九龍站的預辦登機服務要局部暫停。車站即時聯絡機管局的系統服務承辦商跟進。經過約8小時的維修後,預辦登機服務陸續恢復。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