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香港中心」昨公布2015年PISA研究結果。調查發現,在參與研究的72個國家和經濟體系中,香港15歲學生的能力表現再居前列,其中科學能力排名第九,閱讀(中文)和數學能力均排名第二。
移民子女需要更多支援
中大PISA中心於去年4至5月期間,以隨機抽樣方式,邀請了138間中學約5,000名學生以電腦進行測試,評估他們在科學、閱讀和數學三方面的能力。結果顯示,香港學生的科學能力排名第九,閱讀(中文)和數學能力均排名第二。
此外,研究分析了教育成果是否均等,特別是學生的社會及經濟狀況、性別和移民身份等因素對成績的影響。結果發現,家庭社經狀況如家長的職業和教育程度,對學生成績的影響相對較小,然而性別和移民身分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仍見顯著。女生在閱讀方面的成績明顯高於男生,差距達28分;男生與女生在科學和數學方面的表現則並無顯著分別。無論本地出生或非本地出生的移民子女,均比本地學生成績稍遜,差距達6至17分,反映移民子女在學習上需要更多支援。
家庭因素方面,家長在子女年幼時為其安排科學活動、現時與子女的聯繫溝通,以及給予子女情緒上的支持,均與子女的科學能力表現息息相關。家長在子女約10歲時為其安排科學活動(例如觀看有關科學的電視節目),對其學習成效有正面的影響。此外,家長與子女的聯繫溝通愈多(例如與子女閒談),及在情緒上給予子女更多支持(例如當子女在校內遇到困難時予以支持),子女的能力表現愈佳。
評估比較各地教育成效
研究亦收集了其他重要教育過程的數據,包括教學策略及學校風氣等,研究人員會繼續探討和發表有關的研究結果。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劃的PISA是一項定期進行的跨國研究,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了解15歲學童掌握社會所需知識技能的情況,並評估及比較參與國家和經濟體系的教育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