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港大校長馬斐森上周公布辭職,明年1月正式離任。他昨天最後一次以港大校長身份出席新春團拜時表示,其繼任人除了要有學術地位外,也需具政治觸覺及良好溝通技巧。他又謂,過去幾年已盡力維護港大利益。港大首席副校長譚廣亨表示,大學有既定機制處理署任事宜,希望管治團隊可以延續現有工作。
馬斐森表示,對於將要離開香港及港大感到悲傷,心情複雜。他重申,對於未能完成任期感到可惜,但期望將來有機會重返港大,亦希望能成為香港與蘇格蘭之間的橋樑,因此不會視離開為結束。他又表示,港大將啟動招聘校長程序,又相信即使其繼任人未能趕及在明年1月上任,出現真空期,也不會對港大構成任何影響。
最難忘「佔領事件」落金鐘
他未有正面回應下任校長適宜在現有的管理層中挑選,還是從外地空降港大,但他認為下任除了要有學術地位外,也需具政治觸覺及良好溝通技巧。回顧過去港大校長生涯,馬斐森以「永不沉悶」(never boring)形容之,又直言最艱難的時間是上任半年後發生的「佔領事件」,他親自到金鐘與學生對話的晚上令他最難忘,稱會永遠記得當晚。
馬斐森明年1月將到愛丁堡大學擔任校長。譚廣亨昨天出席同一場合時表示,尊重對方以家庭原因請辭,但未有回應是否有興趣擔任校長。
他相信,校委會將成立委員會展開遴選程序,一年內可覓到有足夠實力的人擔任校長。他又認為,大學有既定機制處理署任事宜,希望管治團隊可以延續現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