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將於5月推行小三「基本能力評估」(BCA),取代一直廣被批評的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小三TSA)。一直關注BCA的組織「家長聯盟」召集人何美儀表示,教育局只是將TSA改名做BCA,又認為TSA加劇了操練文化。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蔣麗芸稱,期望5月8日舉行的公聽會能專注討論BCA。
本報港聞部報道
何美儀昨天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TSA是整體香港問題,不是個別問題,雖然有學校沒有操練,但亦知道有學校操練。她又表示,教育局只是將TSA改名做BCA,她認為,TSA加劇操練文化,教育局雖有接收他們的意見,但未有全面表達出來。
助學童及早發現學習困難
出席同一節目的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委員林日豐稱,委員會較早前已發表了兩份報告,檢討如何減低操練壓力、令政府掌握學校教學進度,以及如何向學校報告,讓教師幫助有學習需要的學生。他認為,BCA有助學童避免升讀中學才發現有學習困難,只要家、校有良好溝通配合,才能真正減低學童壓力。
另外,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在上周一本應討論BCA的試行情況,但卻變為討論規程爭議而最終休會。當時有泛民議員不滿,委員會主席蔣麗芸在未經諮詢委員的情況下,容許教育局安排曾參與TSA測試的學校及家長代表等發言。
蔣麗芸期望5月8日公聽會
蔣麗芸昨早出席同一場合時說,家長對BCA了解未必很多,而出席團體並未就議題發言,故容許局方安排代表出席會議發言,她澄清當日並非公聽會。她又期望,5月8日舉行的公聽會能專注討論BCA。
對於當日議員爭議規程問題而最終休會,有份出席會議的嘉諾撒聖家學校校長邵苑芬表示,感到遺憾和失望,形容是一場鬧劇,認為議員有規程問題應一早說,不要令出席者當日只在等候發言。她又稱,未計及支援小組,其學校在2015/16學年,全年已收到2,800萬元政府公帑資助,包括教師薪金等,「我們拿了這麼多公帑做事,有一個問責精神有甚麼不妥呢?」她指出,慶幸老師支持這事,認為教師壓力大基於「用的方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