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爭議】
西九高鐵明年第三季通車,西九龍站大樓詳細的設施布局昨日終於正式曝光。除了地面大堂之外,二至四層的內籠設計已完成規劃,市民乘高鐵,無論前往內地,抑或由內地返港,均要在指定的出入境櫃位辦理手續,政府消息人士又昨日說,乘客在高鐵西九龍站前往內地,由售票大堂樓層前往離境層,設有升降機及扶手電梯連接,預計半分鐘內可以到達。
本報港聞部報道
首先市民由西九高鐵站乘高鐵離港,會先到售票大堂買票,在購完票後,將直接前往離境層的「香港口岸區」辦理香港出境程序,從內籠設計可見到,香港檢驗區與內地監管查驗區,兩者相距不遠,旅客經過黃色通道便由香港區到達內地區,擬訂的內地區亦有紅色的界線清楚顯示出來。設計中亦有預留位置以作擴展之用。
離港區屬「內地口岸區」範圍
當旅客在離開「香港口岸區」後,在法律上已經離境,所以由離境層內地人員辦理檢驗的區域開始,至離港乘客候車區、月台層月台及列車車廂,均屬「內地口岸區」的範圍。換言之,乘客辦理內地的入境程序時,已進入內地管轄範圍。
市民從內地南下返回香港時,乘客經月台層到達入境層,入境層與離境層設計相若,須先完成辦理內地出境程序,離開「內地口岸區」及進入「香港口岸區 」後,才正式進入香港特區管轄範圍。
至於如果不在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的話,而改在內地車站進行,政府解釋如果在內地車站進行「一地兩檢」,意味香港與內地通關程序都在該站內進行,屆時乘客無論北上內地還是南下本港,都必須在此內地車站中途下車,辦理通關程序後,然後重新登車,才可繼續旅程,這樣的安排對乘客極為不便,令整體的行程延長,減低廣深港高鐵無縫連接國家高鐵網絡的效用,大大影響了廣深港高鐵的效益及功能。
環境限制 「車上檢」不可行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和中央有關部門曾考慮「車上檢」方案,即讓內地人員於列車在內地行駛途中,為乘客辦理通關程序。然而,此方案及後被認為不可行,原因在於通關程序不單涉及觀察、訊問乘客,有需要時亦要檢查乘客隨身行李。車上環境相當局限,將不能應付運作需要,亦有人手、儀器等各種限制。
再者,西九龍站至第一個內地車站(即福田站)之間的車程僅14分鐘,而由港深邊界至福田站的車程更短,只有約3分鐘。目前特區政府透過港鐵公司購置的廣深港高鐵短途列車每列設置579個座位。在這情況下,要在這麼短促的時間內為車上所有乘客完成通關程序,運作上並不可行。
至於兩地兩檢方案存在最大缺點,在於局限乘客只可以在有設置口岸的內地車站下車。事實上,不是所有從香港可抵達的內地高鐵車站皆有條件或能夠設立通關設施,設置口岸成本高昂,對車站空間及人手的需求很大。要在多個內地高鐵車站特意為北上離開,或南下前赴西九龍站的乘客設置口岸,既不切實際,亦不符合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