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出外進食餐,進食湯粉麵時,或許會覺得味道較鹹及較濃烈,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食肆售賣的粉麵鈉含量,結果顯示有76%樣本的鈉含量(即鹽分)超標,例如在大角咀的「晴苑泰國菜」,吃一碗冬蔭功湯河,其鈉含量為5,400毫克,已高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攝取2,000毫克的一倍,即使不計算湯、只算麵及食物都有2,400毫克,此水平同樣超標。而一款來自「雲貴川風味」的麻辣米線,全碗麵湯含量有6,000毫克的鈉含量,相等於三日攝取限量總和。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市民長期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希望業界可以改良食譜,減少鈉含量。
本報港聞部報道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0種共100款的亞洲風味的湯粉麵,例如冬蔭功金邊粉,雲吞幼麵、擔擔麵、越式生牛肉等,每種風味各有10款樣本,測試時將餸菜和麵舀起,然後分別測量食物部分及湯底的鈉含量及卡路里。
10款麻辣米線鈉量偏高
測試發現,全部湯粉麵樣本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其平均鈉含量為350毫克,在眾多樣本中,以冬蔭功金邊粉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每100克含440毫克,當中鈉含量最高的1款更有610毫克。根據食安中心每100克含超過600毫克鈉的食物,可視為「高鈉」;其次是麻辣米線(420毫克鈉),雲吞幼麵(380毫克鈉)。
消委會商營手法及消費者投訴審查小組主席黃錦輝及該會總幹事黃鳳嫺昨日在記者會公布最新一期月刊《選擇》的內容,消委會發現湯底是「幕後黑手」,如果只吃粉麵和餸菜而不喝湯,其鈉攝入量可即時減低18%至68%不等,超過每日攝取限量的樣本則驟降至20款,不過,有10款麻辣米線樣本的鈉含量仍然偏高,即使不喝湯,仍有9款超過每日攝取限量。
測試結果又顯示,即使是同類的湯麵,不同餐廳的產品,其鈉含量可以有很大的差距,以冬蔭功金邊粉為例,最低鈉的樣本每碗含1,600毫克鈉,距離最高的5,400毫克相差2.4倍。
或增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吳志翔在同一場合補充,就算只飲數匙湯粉麵內的湯,納攝取量只會下降三分之一,並提醒市民長期攝取過量的鈉,可能增加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風險。
消委會認為以今次的測試結果顯示,若以每日三餐平均計算,只有進食黃枝記的雲吞麵,才不超過每日攝取鈉限量的33%,因此業界有共識透過改良食譜,以幫助市民逐步減少出外進午餐時所攝入的鈉量。例如在醃肉和烹調湯底時,減少使用鹽和其他含鹽的調味料,例如魚露,豉油及雞粉;選用天然及新鮮食材,例如檸檬及香料等,以提升味道。
今次不少食肆亦作出回應,其中「譚仔三哥米線」表示會參考世衞的建議,並研究其食品減鈉的可行性。他們亦為顧客提供多款湯底選擇,如素湯及番茄湯等。顧客亦可減少米線分量。「南北樓」稱早前曾經將其擔擔麵的鈉含量降低,但客人表示不合口味而經常投訴,該店認為四川菜是大鹹及大辣和重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