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先天性唇顎裂的兒童,需要全面的護理及手術治療,包括進行裂唇修補手術,但有部分患者在完成手術後出現不完善的閉合情況,引致他們說話時出現較重的鼻音及鼻洩氣問題,由於傳統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亦會可能衍生睡眠窒息機會等問題,聯合醫院引入新治療方法,以改善病人的情況,有一名20歲女士患者表示完成手術後,其鼻音緩減之餘,說話方面也可以改善了。
本報港聞部報道
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耳鼻喉科副部門主管顧家銘醫生、聯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廖思維以及聯合醫院牙科及口腔頜面外科部門主管馮少聰醫生出席記者會,講解唇顎裂手術。自1973年服務開放以來,聯合醫院管理超過4,000名患有唇顎裂的兒童,至2010年,聯合醫院得到醫院管理局的支持,成立唇顎裂中心,將病情最複雜的患者集中,從而提供跨部門的全面護理。
需各醫療單位協助
唇顎裂鼻整形手術是艱巨的手術,因病人鼻的結構十分複雜及他們或已接受多次手術,病人需要全面的手術前評估,這包括外觀及功能,鼻手術可利用自體軟骨及人工假體的最佳特性,唇顎裂鼻整形手術可改善鼻外觀及功能,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唇顎裂患者需要各方面的持續跟進,例如言語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醫務社工、社區參與及義務工作部等多個醫療單位協助,以便識別和處理各種問題。
多年來醫院方面引入不同的技術,為患病提供適合的治療,當中包括單側裂唇修補手術(Fisher Technique),此手術好處是疤痕放置在自然人中位置,減少三角皮瓣的大小以及保留唇峰。他們於2017年5月起,共為12位患單側裂唇病人進行此手術,及後他們訪問病童父母對手術的看法,平均整體外觀滿意度評分8.4分。
他們亦為唇顎裂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就外觀、功能、日常生活社交作評估,訪問47名父母及患者,只有17%不滿意說話能力,其他表示可接受及滿意;在咀唇和鼻外觀方面,只有14%不滿意,其他可接受及滿意。
傳統手術存在風險
醫生稱,一般來說,裂顎患者於一歲左右進行手術,希望盡早完成修補手術,以改善患者說話時的發音情況,但有時為患者修補完軟顎,出現不完善的閉合,引致患者出現較重的鼻音及鼻子出現洩氣情況,他們稱為顎咽閉合不全。以前是利用傳統的咽瓣手術作出改善,但此手術潛在一些風險,例如增加氣道阻塞/睡眠窒息機會以及鼻腔分泌物積聚。
而聯合醫院於2017年8月使用面頰口腔瓣(Buccal flap)方法,治療顎咽閉合不全問題,期間已共有三名病人使用面頰口腔瓣,接受顎咽閉合不全的手術,所有患者的說話都有所改善,當中項目包括鼻音、鼻洩氣、面部戚動以及咬字等。20歲女士完成手術其重鼻音得到緩減,說話方面亦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