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位於港島淺水灣南灣坊的香港國際學校小學部爆發甲型流感個案,該校21名師生受影響,包括9男9女學生(5至8歲)及3名女職員,他們自上月22日起先後出現咳嗽、喉嚨痛和發燒等病徵,全部均已求醫,當中一名學生需入院接受治療,經治療後已出院,而所有病人現時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出,當中8名學生和3名職員的呼吸道樣本,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而衞生防護中心已派員視察該校,並建議所需感染控制措施,預防呼吸道感染,該校並正接受醫學監察。
發言人又表示,由於人體在接種疫苗後需約兩星期產生抗體,現時已踏入12月,距離本港進入冬季流感季節的時間愈來愈近,中心呼籲合資格人士盡早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季節性流感。各家庭成員均接種疫苗,對於保障個人和家庭健康尤為重要。為防止流感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爆發,學童如發熱,無論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病徵都不應回校上課,而學校亦應按「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預防和控制措施及處理爆發個案,有爆發個案應呈報衞生防護中心。
浸大講解中藥預防流感
另外,浸會大學中醫學院臨床部講師楊君軍昨日介紹中醫藥調理身體以預防流感,指出人體有九種體質,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及特稟質,其中平和質的人較少患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可調理身體的藥材則為桑葉、菊花、蘆根、蘇葉防風等;至於易患感冒、易疲乏及少氣乏力的氣虛質,可用黃芪、防風、太子參、蘇葉、崗梅根、炙甘草等調。
部分人則患哮喘、易有風疹、鼻敏感及氣管敏感等,則為特稟質人士,調理的中藥材為防風、銀柴胡、烏梅、玉米鬚、蘇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