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4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我不是藥神!
發佈日期 : 2019-01-14


【終身教樂】


進電影院看《我不是藥神》, 有點感動。這幾年少看內地的影視作品,大片固然是張藝謀式的千軍萬馬壯偉美學,或者是頌贊現代城市生活的浮華小品,電視劇則是長篇的古裝宮闈片,否則便是宣揚官方政治路線的大製作,此中並非沒有佳作,如《延禧攻略》等,但太多的同類作品,難以引起興趣(不過據說香港不少中學生們喜看內地電視劇,未知是否屬實)。一位熱愛香港文化的上海朋友對我說,內地製作人都不願意觸碰現實生活,恐怕誤觸地雷,紛紛避到古典的懷抱。因此,看到《我不是藥神》那種生活的實感,有一種難得的清新感覺。


電影裏呈現了上海繁華的另一邊。有一個鏡頭,遠處是浦東金融中心的高樓大廈,近處卻是雜亂的棚屋。一開場,左邊是浴室,右邊是賣印度神油的商店,處境有點滑稽,卻是實實在在的低下層社會,由此而展開一個低下層民眾如何面對貴價藥的改編真實故事。


故事不詳細講,請各位自己看電影好了。電影使我想起了上世紀的美國德育專家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創作的經典兩難問題:漢斯的妻子患了罕見重病,眼看快要死了,唯一的希望是某藥店研發的一種新藥。新藥成本不高,但售價奇高,漢斯到處籌措也無法支付藥價,於是央求藥店老闆減價、分期付款,都被老闆一一拒絕。漢斯沒有辦法,在絕望中開始想到偷藥。漢斯應該為治癒妻子偷藥嗎?這是錯誤的嗎?


對這個漢斯偷藥道德兩難問題(Heinz Dilemma),柯爾伯格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不過他卻從中發展出一套德育發展理論。他發現,要緊的不是答案,而是選擇某一答案背後的理由(moral reasoning),幼童往往着眼於個人得失——贊成偷藥因為心愛的妻子會病好,反對偷藥因為會被罰。年紀稍大一點,會考慮到法律和社會關係——贊成者認為藥店高價無理,大家會支持偷藥;反對者堅稱偷藥犯法,犯法便是錯誤。再成熟一點的會考慮更多因素,例如普世價值,個人信念,社會良心等等,為支持或反對的決定作出辯解。


電影裏的主角面對同樣的兩難抉擇問題,而且不是虛構的,而是在中國一個真實的處境:病人要死了,藥太貴了,犯法要面對嚴刑處分,這是真實的生與死,怎辦?面對着一大群戴着口罩向藥廠抗議的絕望病人,一個其實不相關的人,他可以怎樣抉擇?如果熟悉柯爾伯格的理論,你會發現,主角其實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時候作了不同的決定。


不過,看電影實在無須套入什麼理論,我感動的也並非這些。這個年頭,能夠介入現實的生活,拍出一套有水準的電影,講出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體現出一種普世的人道價值,已經足夠令人感動了。我很高興在2019年一開始,便看到這麼一齣好電影。





文:葉建源







 

 



葉建源,自預科起便想從事教育,結果心想事成,教過中學、教育學院,做過校長。最近從政,成為立法會議員(教育界),仍然回味教書育人的日子。


 

您可能有興趣:

1
特首李家超指示全面調查 沙田渠務奪命意外 4渠工疑吸入硫化氫2死2傷

2
死者李凱威父親稱兒子經驗不足 不應獲安排落沙井工作

3
源禾遊樂場18年前發生同類事故釀2死

4
律政司首引《反恐條例》提控 屠龍小隊擬放置2炸彈威力足以炸穿30道牆

5
特區政府強烈不滿美國人權報告不實偏頗

6
政府部分應用程式物非所值 消防處逾百萬開發僅7.4萬次下載 屋宇署「窗安無事」總下載僅6000次

7
10大最低總下載次數政府開發應用程式

8
「我的天文台」總下載量1100萬次 不涉額外開發及維護支出

9
被指盼主導整條「國際線」 黎智英借政治素人鞏固傳統泛民立會議席

10
Mark Simon研究初選 冀「黃絲」大勝立法會選舉

11
年中再添置600個 暫無追蹤及人臉辨識 旺角鬧市設15組閉路電視鏡頭防罪滅罪

12
馬鞍山一小學女教師廁所遭偷拍 警方拘21歲實習男教師

13
男子易服潛入德望學校女廁偷拍 判監半年

14
促環諮會否決報告 發展局:報告嚴格按法例及要求進行 環團轟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 錯漏百出

15
發展局:正檢討《建築物條例》考慮簡化檢控程序及提升罰則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