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子女的天倫樂時間,或因工作關係受影響。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超過九成幼稚園及初小家長曾經拒絕與子女玩耍,接近八成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排除一切干擾專心與子女相處屬困難,近半未有經常拿走智能電話、關掉電視等。負責調查的組織認為,家庭中要達致「優質親子時間」,家長應盡量避免受一切干擾,用心專注地聆聽與回應子女,以及讓孩子選擇親子時間做甚麼,從而提高家長與子女的互動。 本報港聞部報道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去年11月7日至12月14日期間,進行「家庭開心指數與優質親子時間」電話問卷調查,訪問了995名幼稚園及初小家長。結果發現,91.9%受訪家長因工作後身心俱疲或忙於處理家務等,過去一個月拒絕與子女玩耍,當中2.5%經常拒絕、26.2%間中拒絕。79.2%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排除一切干擾專心與子女相處屬困難;48.6%家長未有經常拿走智能電話、關掉電視,用心專注聆聽與回應子女;66.5%未能經常以和平穩定情緒管教子女。
應盡量避免受一切干擾
另外,調查訪問家長過去一個月每星期平均有多少親子活動的時間。結果發現,接近五成半受訪家長表示,過去一個月平均每星期有九小時以上的親子活動時間。在上述的親子時間中,有五成半人會讓孩子自己選出讓父母陪伴他們做的事。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董事余榮輝表示,與子女玩遊戲除了能使他們快樂,同時能夠讓小孩子學會溝通技巧。另外,如果家長在工作後感到身心疲憊,也可以盡可能抽短時間與子女玩耍,並誠懇地向小孩子解釋因由,讓他們學會體諒他人感受。
他指出,家庭中要達致「優質親子時間」,家長應盡量避免受一切干擾,包括智能電話、電視等,用心專注地聆聽與回應子女,以及讓孩子選擇親子時間做甚麼,例如家長可以在吃飯的時候關上電視,專心與小孩聊天。家長同時應盡量避免在親子時間與孩子使用智能裝置,如與子女下棋,從而能夠提高家長與子女的互動,同時減少子女對智能裝置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