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审计报告去年关注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教育电视,制作成本高而少人观看。教协昨日公布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接近95%受访教师,均有在正式课堂上使用教育电视辅助教学,而且指出有需要保留教育电视。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认为,调查结果反映教育电视有需求及存在价值。
●95%教师课堂上使用
教协在今年1月18日向全体小学教师会员发出问卷,截至2月28日,共回收656份有效问卷,回覆者大多是中、英、数及常识科的基层教师。调查发现,94.6%受访小学教师在正式课堂内使用教育电视辅助教学,88.4%教师在正式课堂外使用教育电视,同时发现94.7%教师非常同意或同意保留教育电视,亦有逾九成受访教师认同,教育电视为师生提供有用的学与教资讯。调查同时显示,甚少或不使用教育电视的教师中,最多受访者认为主因是「课时不足」,有83.3%。
叶建源认为,调查可见小学教育电视有需求及价值,不少教师反映源于课时不足才未能播放教育电视,并指出审计报告调查方法有缺陷,撰写报告时亦出现偏差。他表示,审计报告以单一评价指标,检视课内使用情况,并未有包括网上等课外使用情况,而且报告无分开检视中学、小学和幼稚园的使用情况,质疑是「一刀切说少人看」。他建议,政府未来增加制作小学程度的节目,加强教育电视的互动性,并考虑非华语学童需要,加入英文字幕等功能。
教育局回覆称,仍在检视学校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位和制作,并会与香港电台进行商讨及跟进,例如合作模式等。局方指出,一直以外判形式,发展其他不同种类的多媒体资源,会研究进一步增加外判制作节目和其他多媒体资源,并加强向学校推广灵活而有效地运用教育电视多媒体资源,配合电子学习新时代。教育局称,教育电视推出多年,学界观看模式出现转变,如学生可透过互联网观看教育电视资源,将进一步检视如何能更准确地反映教育电视资源的真实使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