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立法会大楼前晚遭示威者冲击闯入,民主建制两大阵营均有谴责,然而建制派、中联办、港澳办及外交部对香港政府在事件中的责任避而不谈。特首林郑月娥在修订《逃犯条例》风波中沟通不足,社会各界至今要求建立沟通渠道,林郑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不论是大律师公会、六大宗教领袖等均指出,政府应当深思事件背后的原因,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均要聆听他人声音,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不论是建制派、中联办、港澳办,抑或外交部,建制阵营均对政府的责任避而不谈,反而一再批评示威者前晚冲击立法会大楼的行为。然而,特首林郑月娥一直拒绝与反修例一方对话,才令局势火上加油。社会各界均要求政府建立沟通渠道,林郑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大律师公会主席戴启思昨日直言,冲击立法会行为明显错误及违法,但认为政府同样应该深思背后原因:「那些人知道他们所做的是错误的,明显错误、明显违法、明显严重,政府需要问的是为甚么,为甚么他们明明知道,仍然要做出这些行为?」
#执着己见无助解困局
佛教、天主教、孔教、回教、基督教和道教的宗教领袖组成的「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昨日发声明称,对示威者闯入立法会大楼破坏建筑和设施深感痛心,唿吁所有人以克己,理性,和平手法表达意见,并唿吁政府与持不同立场及意见的人士,放下执着,慎思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的声音,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真诚的态度展开沟通。声明唿吁香港市民「抵制任何破坏法纪,损及和平及暴力伤害他人的行为」,强调认为任何诉求「不应与港人的福祉相达违背」,执着己见和对立只会令社会撕裂,无助解决目前困局,亦违背港人福祉。
声明续称,他们希望社会「慎思净虑,秉着开放、明智、包容及尊重的心」,在沟通理解、顾己及人、尊重小我、共建大同的基础上重新出发,同谋香港大众的福祉,令香港重回和平共融的轨道。
#持续对立香港更分化
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向全校发电邮指出,立法会发生的事件令人困扰及痛心,有关暴力行为要被谴责,但他认为不应个别解读事件,须观察过去数星期的情况,如何引致前晚的事情。他指出,大多数示威者都是年轻人和学生,他们充分了解后果后,仍然作出相关行动,大家应探讨事情的根本原因。他表示,现时最重要是各方直接对话,以开放的态度彼此聆听,缓和社会的紧张气氛,重复相同的立场或持续对立,只会令香港更分化,香港会成为终极输家。任何人关心香港的未来,都应该出力促成对话。
教资会与八位资助大学校董会或校务委员会主席发表联合声明,对示威者冲击立法会大楼,感到十分痛心。声明表示,即使每位香港市民持不同意见,共同目标都是希望香港继续是一个多元自由、宽容和平的社会,诉诸暴力以表达意见,无助解决问题。教资会唿吁,各方保持冷静,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以理性协商来化解当前困局。值得关注的是,有份联署的八大校董会主席,包括本身是行政会议成员的李国章。
另外,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将于今早到特首办,直接要求与林郑及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会面,商讨政府因修订《逃犯条例》而触发的连串风波及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