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今日凌晨零时起开放预约,网站www.covidvaccine.gov.hk一度无法登入。衞生署表示,会将例如吉‧巴氏综合症、速发严重过敏反应,残疾及死亡等情况,纳入严重或非预期新冠疫苗接种异常事件。政府同时公布疫苗注射详情,属五个优先接种组别的市民可在网上预约接种中国科兴「克尔来福」疫苗,并由星期五开始在五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和医院管理局辖下18间普通科门诊诊所接种,注射费用全免,而参与疫苗接种计划的私家医生亦会在3月中前为市民接种科兴疫苗。
优先接种群组可在24小时网上预约系统,同时预约两剂的接种时间和地点,70岁以上长者可带同最多两位照顾者同步接种,政府会以短讯提醒市民接种。疫苗注射优先群组包括60岁或以上人士、医疗服务场所及抗疫人员、安老、残疾院舍院友及员工、维持必要公共服务人员,以及跨境运输、口岸、港口工作人员。疫苗接种中心将于本月26日开始运作,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8时至下午8时。
接种后须等候约半小时
除了五间指定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外,医管局辖下18间普通科门诊,亦将会为优先组别的市民接种疫苗,其余24间提供BioNtech「復必泰」疫苗的疫苗中心开放日期,将在稍后公布。
至于市民接种疫苗后可获纸针卡,同时可利用「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下载「电子针卡」,及通过「医健通」手机程式查阅接种纪录。市民接种当日需带身分证、优先接种组别证明、预约确认短讯或确认登记影印本,接种后,市民需等候约15至30分钟,以防出现过敏反应。
当局在疫苗接种计划网站,上载科兴「克尔来福」疫苗,以及BioNtech「復必泰」疫苗的资料。有关科兴疫苗,当局说,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士,但曾发生疫苗严重过敏、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或孕妇等,不应接种,接种两剂疫苗应间隔28天。十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接种部分疼痛、头痛及疲乏。罕见副作用包括肌肉痉挛、嗅觉减退,眼充血等。有关BioNtech「復必泰」疫苗,当局说,不推荐用于16岁以下人士接种。
至于合适接种人士,接种两剂至少要相隔21天。非常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倦、头痛、肌肉痛等。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淋巴结肿大、肢体疼痛等,暂时性一侧面部下垂则是罕见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包括肌肉痛
当局表示,收到医护呈报疫苗接种异常事件,资料要先作核实,严重的疫苗接种异常事件会交由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评估,并对事件作四项分类,包括与免疫接种因果关係一致或不一致、不确定和无法分类等四类。港大团队亦会进行由医管局支持、为期三年的较全面监察新冠疫苗安全计划。团队就每款疫苗会邀请1,500人自愿参与接种后的跟进工作,包括定期致电查询身体状况,计划亦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法评估关注事件与疫苗的关连。衞生署稍后会定期公布疫苗接种异常事件等统计数据,预计首次公布时间为3月中,如收到严重异常事件报告,会发稿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交代。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系统可以同时预约第一及第二剂的时间,亦可以更改。市民接种后会获发纸本及电子针咭,他说,电子针咭是否为日后通关提供基础言之尚早,但希望做好准备。公务员局局长聂德权说,疫苗接种计划会按五个优先组别,有序进行,强调政府购买的疫苗有足够数量。食物衞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政府批出的疫苗是安全有效,为品质保证,重申市民「愈快打愈好」。
另外,衞生署助理署长(药物)陈凌峯表示,衞生署已成立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衞生署会每隔两个星期发放异常事件的数字,当委员会无法排除疫苗接种与异常事件存在因果关係,病人可透过疫苗保障基金索取支援。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