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立法会选举于本月19日举行,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6 日)透过视像,唿吁市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郑重投出神圣一票,并强调爱国者治港是搞「五光十色」,具有多样性。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港澳办主任在选举前两星期因应选举发表讲话,情况罕见,反映中央很重视完善选举后的选举表现,包括投票率。
夏宝龙表示,「爱国者治港」的参与面很宽、舞台很大,「我们讲『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强调的是『港独』分子、反中乱港分子绝对不能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
他解释,这种多样性体现在身份的多样,无论是什么阶层、界别、职业、族裔,都有参与的机会;体现在价值理念的多元,无论持何种思想观念、政治取态、宗教信仰、利益诉求,都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多样性,还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包容,「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你信奉哪种制度、喜欢哪种生活方式,都有参与的机会」。
夏宝龙表示,最近在香港媒体中看到立法会选举参选报名很踊跃,共有153名候选人竞选90个席位,有关竞选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开展,「有的走访选民、有的摆设街站、有的参加竞选论坛,候选人通过比专长、比政纲、比理念、比承担、比贡献等方式,积极争取选民支持。各团体和香港市民纷纷响应,支持者甚众。我为这样的画面和气氛喝彩、点赞!」
夏宝龙再展开来说,提到新选举制度具有4个优势和特点:
一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新选举制度吸引了更多人参选,其中大部分人是新面孔,呈现出新气象。「从候选人的背景情况看,既有商界、学界、专业界精英翘楚,又有来自社会基层的劳工、职员、中小企业经营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又有讲普通话的『港漂』、台湾出生的人士、加入中国籍的『老外』;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参政者,又有充满冲劲和创新力的新一代年轻人。」居住公屋和劏房的人士、巴士车长、註册电工等成为立法会选举候选人,他形容「这在香港过去是没有的」。
二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政治包容性。夏宝龙指这次选举不是「单声道」,候选人来自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派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谱,持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多名持有不同政见和主张的人士,都成功获得提名。这体现了新选举制度的最大开放包容程度。
三是充分彰显新选举制度的均衡参与性。新的选举制度将立法会议席分为三大板块,组成结构得到优化,使各阶层、各界别、各方面均有代表参与立法机关,从而确保了政治参与的均衡度,也确保了利益兼顾。「香港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许多矛盾,客观上需要立法会兼顾香港社会各阶层和各界别的不同利益,特别是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平衡香港的整体利益、界别利益和地区利益。」
四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性。这次立法会选举,全部90个席位都有竞争,没有人可以自动当选。「这是香港回归以来从未有过的。可以说,『区区有竞争,个个界别有得选』。」夏宝龙提到香港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但实际上带给香港社会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社会分化、恶斗,导致社会失序、经济失衡、管治失效的危机,「黑暴」带来的惨状歷歷在目,是大家心中的痛。「新选举制度,使选举回归良性竞争,为我们香港人谋实惠、谋福祉。」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