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警务处昨天(1月27日)举行记者会,总结过去一年的罪案情况。其中,诈骗案急增,2021年录得19,249宗,较前年上升达23.8%,逾七成与网上骗案有关;升幅主要來自「援交骗案」、「网上情缘骗案」、「投资骗案」及「网上求职骗案」,共錄得8成至3倍半的升幅。警方留意到「电话骗案」的苦主渐趋年轻化,近半数介乎18岁至40岁,以及拥有大专或以上学歷。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形容「很多无辜市民受骗,把毕生积蓄贡献给骗徒,甚至部分人要按楼及借贷」,他强烈唿吁大家要互相提点,提防骗子。警方将于下周二(2月1日)起举办「防骗月」,再加强宣传防骗讯息。
香港于2021年的整体罪案数字是64,428宗,较2020年增加1,196宗,微升1.9%,诈骗案录得显着的升幅。显着的升幅,去年錄得19249宗,较2020年增加3696宗,当中超过7成与网上骗案有关。升幅主要來自「援交骗案」、「网上情缘骗案」、「投资骗案」及「网上求职骗案」,錄得8成至3倍半的升幅。
女子网恋「金融才俊」失1800万
萧泽颐表示,骗徒手法层出不穷,市民大众一不留神就堕入陷阱,遭受损失。他举例,其中一名受害人经「通讯软件」认識声称为「金融才俊」的骗徒,受害人误信骗徒嘘寒问暖的甜言蜜语,在从未見面下堕入爱河,骗徒取得信任后随即诱骗受害人下载一个虚假应用程式进行投资,受害人不虞有诈,先后多次转款共1,800万元。
他指出,在持续的宣传教育及打击行动下,「网上购物骗案」、「电邮骗案」及「电话骗案」錄得半成至3成跌幅。
虽然「电话骗案」虽然减少53宗,但涉及的损失金额却上升4成,高达8.1亿元。去年年初有一名受害人接获一名假冒「内地官员」來电,声称受害人身份被盗用,并牵涉一宗严重案件,需将存款转账给骗徒「自证清白」,并告知检查完成后会全额发还。受害人听从骗徒指示,5个月内先后被骗走超过2.5亿元,是歷來单一最高损失金额的「电话骗案」。
电骗略减少 苦主损失金额反增40%
萧泽颐特别指出,受害人亦趋年轻化,主要介乎18岁至40岁,佔48%。而40%受害人拥有大专或以上学歷,亦是最大的受害群组,涉及教育界、法律界从业员,「骗徒编造嘅谎言听起嚟疑幻似真,就算係年青、高学歷嘅专业人士呢,只要稍有疏忽,或者唔够冷静呢,一样係好容易受骗。」
此外,「投资骗案」涉及的损失最多,超过33亿元,当中包括5宗已被侦破,涉款超过20亿元的大额骗案。
投资骗案涉及损失最多 逾33亿元
警方去年亦与各地执法机关开展一連串情报主导的聯合行动,瓦解多个跨境诈骗集团,涉及超过260宗在港发生的网上骗案及「电话骗案」等,拘捕85人,并冻结达5,000万元资产。此外,警方去年协助阻止了218宗骗案发生,较2020年上升1倍。「反诈骗协调中心」的「18222防骗易」热线亦继续协助减低受害人损失,在833宗骗案中,成功拦截23亿元骗款。
萧泽颐表示,针对骗案,警方除了加强执法外,亦会加强防骗宣传,做到防患未然。下星期二(2月1日)起,警方就会举行「防骗月」,举办不同形式的防骗宣传活动,以提高市民对不同种类骗案的认知及应对方法。他说:「防骗最重要就是警民同心!」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