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协暨奥委会完成机构管治检讨,昨(20日)向属下体育总会发布《机构管治指引》,提出10项主要建议,包括建立会籍升降机制、改善选拔运动员机制、制定教练註册机制等。属会要在2026年底前落实新《守则》,港协暨奥委会必要时会介入,包括警告、指派观察员,最严重会接管。港协会向达标的属会发出确认证书,不获发证书或会影响康文署发放资助。
审计署在2020年发表报告,批评有体育总会管治出现问题,包括选拔运动员过程欠透明、持续出现赤字等。港协暨奥委会成立小组检讨,去年九月完成,涵盖董事会管治、选拔运动员等六大范畴,合共243个细项。发现77个属会、近6成有全面或部分执行管治守则,基本达到合理的良好机构管治水平。表现最差的是教练及裁判员管理,全面或部分执行只有4成多。
优化选拔运动员及教练等
港协认为,结果反映各属会在推行良好机构管治方面渐见成效,但部分范畴需要优化,包括董事会管治、选拔运动员以及教练及裁判员管理。报告提出10项主要建议,包括要求体育总会应订定明确的管治指引,为所有成员提供公平、无偏见的提名和选举流程,其中建议体育总会、尤其在运动员遴选和董事选举期间,可向公众提供并适时发布资讯。
其中,总会应订定董事的最长任期和年期,例如可参考国际奥委会相关原则,担任同一职务任期不超过3或4个连续任期,年龄不超过70或75岁,如果总会决定允许成员超过最长任期,就应订定竞逐连任的所需资格。
至于选拔运动员方面,《指引》指出,体育总会应拟定公平的遴选机制,亦必须确保向所有运动员适时发布遴选准则及相关资讯,又特别提到,对具有显着潜质、技能及能力达到高水平比赛标准的运动员,但因某些原因如不同的会员资格、属会不具备提名资格等,总会应考虑本身情况,採取可行措施放宽某些参选条件、选拔标准等。
确保运动员出赛训练不受影响
港协义务秘书长杨祖赐表示,属会要在2026年底前落实新《守则》,而港协则会于2027年初检视情况,再向达标的属会发出确认证书,不获发证书或会影响康文署向属会发放资助。港协指会确保运动员出赛和训练安排不受影响。
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表示,留意到有体育机构的管治在不同范畴需要加强,但有不少属会反映未必有足够人手,港协将成立一组专业人士帮助各总会提升企业管治,强调这是港协、政府及属会的合作模式,希望两年后可符合公众目标的水平。他又指,希望市民不要从检讨中看总会工作是否合格,而是看到现状是如何,再做提升。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