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5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若要展現誠意 林鄭應走進校園與罷課學生對話
發佈日期 : 2019-09-03


特首林鄭月娥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抗爭未能息止,她早前提出構建對話平台,然而其所謂加強與民間溝通的誠意備受質疑,恐怕親疏有別,只會與親建制團體見面,圍爐取暖,尤其是她不接受民間五大訴求,所謂對話亦變得毫無意義。如果她真心要化解其一手造成的危機,就應該到各專上院校與罷課學生直接並真誠對話,並正式撤回修例和設獨立調查委員會,為對話製造良好氣氛,兼體現香港仍維持「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


本港各大專院校及多間中學的學生,昨日起進為期兩周的「罷課不罷學」行動,表達要林鄭月娥回應港人五大訴求的呼聲,而社會的抗爭行動仍然持續,除學生罷課外,包括金融、社福、航空等行業亦發起罷工行動,還有示威者在港鐵發動「不合作」運動,阻礙列車行駛,林鄭若然仍然不肯正面回應民間訴求,相信任憑內地官方多番恫嚇、港府進行大搜捕,甚至動用《緊急法》這條催毀香港的惡法,抗爭運動也不會終止。


林鄭月娥早前提出構建對話平台,聲稱希望接觸更多不同背景、不同政治立場以至不同顏色的市民,聆聽各階層心聲,以化解社會的分歧矛盾,並聲稱其他由民間自發的對話平台,她與司局長也樂意參加。林鄭無異是想盡早平息社會的紛爭,然而其聆聽各界心聲的誠意則令人懷疑,她拒與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會面,遑論與反修例的各界人士溝通。


她早前與有意促進各方對話的「有心人」商討籌建對話平台的工作,與會者也是建制、中間派人士及學者等精英階層,而她早前亦出席多個親建制團體安排的閉門見面會,與青年對話,以上的會面均沒有民主派人士參與,令人質疑林鄭最終設立的平台,到底是否只是一場所謂「大龍鳯」的政治秀,如果林鄭只是想以此表達其已提出化解風波的辦法,而非切實解決問題,則任何平台也可休矣。


倡議對話並與林鄭會面的人士雖然並非民主派,但亦清楚了解要解決問題,林鄭便需要回應民間的訴求,如前運輸及房局局長張炳良便指出林鄭應先釋出善意,正式撤回修例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指出這才能推動真誠的對話,其他與會者也同樣認為,政府如果不切實回應有關的訴求,展開對話也不能化解今次的風波。


反對修例的民眾十分廣泛,無論是「和理非」還是「勇武派」,由年輕人以至各行業人士也有,今次學界的罷課行動,各院校學生便一呼百應。林鄭月娥若要真誠的展開對話,便應該直接與反修例人士溝通,本報認為她在成立對話平台接觸各階層之前,可以邀各院校學生會代表會面,甚至直接走入校園,聆聽年輕人的心聲。


罷課學生昨日喊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號,任何對話的大前提,是正面回應民間訴求,惟林鄭之前多番迴避,先指修例工作已壽終正寢,又指有監警會主動審查今次風波,不宜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認為這已是回應民間訴求,其後更表明不會在暴力威脅下接受這些訴求。如果她仍持有關論調,縱使肯走入校園對話,結果也會不歡而散。


當然,林鄭的特首職務是由中央委任,她辭職下台要由中央批准,而落實雙普選涉及修改「人大8.31決定」,最終結果亦非她能控制,但正式撤回修例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則屬本港高度自治範圍,她其實可以作出決定。然而,若如外電早前所言,如果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勒令其不得屈服,不可以接受任何的訴求,則她無異是甘願當傀儡,只聽命於中央。作為香港特首,她應向中央痛陳利害,為香港的福祉據理力爭,並展示本港在「一國兩制」下能維持「高度自治」,而撤回修例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則可以緩和現今的局勢,有利對話的展開。

您可能有興趣:

1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2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3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4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5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6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7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8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9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10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11
法國外長就任後首訪華 反映中法深化交流合作

12
數碼港5大缺失釀資料外洩 外界感詫異的確無可厚非

13
市民投資前須做足功課 如有懷疑尋求專業協助

14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15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