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風波無辜禍及警察子女,個別教師對其發布仇恨言論,令人髮指。教育局早前向涉事兩名教師發信譴責,警告再犯或取消教師註冊。然而,梁振英在任特首時已挑撥社會分化,下台後,掛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虛銜,繼續四處撥火,竟然連番狙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圖),批評指其姑息養奸。我們認為,既然教育局已作出懲處,事件應告一段落,社會是否滿意這個處理手法,可以發表意見,但必須還校園寧靜。可惜,香港社會總是有好事之徒,不甘寂寞,擺官威向政府部門施壓,再夥同中聯辦扶植的左派激進組織狙擊學校,打擊官員,誓要迫令兩位老師永不翻身。香港正是有這些人煽動仇恨,弄至社會永無寧日,難道這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旨」要幹的「鬥爭」嗎?
教育局日前表示自6月至本月中已獲58宗與近月社會事件有關的教師專業操守個案,經調查暫有兩宗投訴成立,故向兩名涉事教師發譴責信。教育局指的兩宗個案,據了解包括通識科教師賴得鐘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前助理校長戴健暉,兩人事後道歉,賴得鐘辭去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科目委員會的職務,戴健暉亦被校方降職。兩人為不當言論付出代價,惟事件未有平息,梁振英炮轟教育局處理不當外,有中聯辦扶植團體昨亦到政府總部請願,促教育局取消兩人教師註冊。
任何的語言暴力,包括針對無辜學童的仇佷言論也應該譴責,學校也應盡責防止校園暴力出現,不能讓校園內出現鼓吹語言甚至肢體霸凌的情況出現。令次仇警言論事件,真道書院已作出處分,教育局經過調查後亦發出譴責信,大眾應該相信校方及局方專業人士的處理方法,讓事件平息,梁振英卻仍在挑動事件,只會延續仇恨情緒,到底居心何在?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也絕對有權就社會事件表達意見。不過,梁振英的地位特殊,他被迫放棄競逐連任特首後,獲委以閒職,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雖沒有什麽實權,但也擁有名義上國家領導人的身份。有這樣的身份,就應謹言慎行,然而他經常高調月旦政事,尤其是反修例風波發生後便作出不少評論,明顯是在爭取話語權,刷存在感。
礙於梁的政協副主席身份,他批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就有擺官威施壓之嫌。以往香港官場慣例,是前任官員鮮有批評現任政府,當然,現已非以往港英政府年代,作為「過氣」特首、現國家領導人級別的梁振英經常肆意高調抨擊香港特區政府的問責官員,有歪政治倫理。
楊潤雄回應時解釋教師與所屬學校存在僱傭關係,學校有權力教師操守問題;而所有在香港學校任教的老師須在教育局註冊,教育局常任秘書長亦有權取消教師的註冊,教育局處理有關教師操守投訴時,會全盤考慮事件本身和影響等,然後決定個案是否成立和應採取的行動,包括可能發出勸喻信、警告信或譴責信,最嚴重是取消註冊。
不過,在梁振英的官威下,楊潤雄的回應亦顯得窩囊,最後表示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人會給予不同的意見,亦有很多人或對其表現並不滿意,自言會深深反省。其實,教育局若是有理有節,已就事件作出專業判斷,只要做清楚說明處理教師操守個案的處理程式,以及作出發信譴責甚或取消註冊等不同行動有哪些標準依據,以向公眾解惑釋疑便已足夠,根本毋須就此低頭。
一個過氣特首借兩名教師的不當言論窮追猛打,還抨擊現任特區政府問責官員,令人質疑其是批評官員,還是要打臉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林鄭政府冀香港盡快回歸平靜,梁振英為了過問香港事務,卻一直在添煩添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