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6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首場對話巿民提問質素高 林鄭不接受民間訴求只是作秀
發佈日期 : 2019-09-28


特首林鄭月娥的首場「社區對話」已經舉行,不少出席巿民認真對待今次對話,一早準備好提問內容,大多數被抽中提問的巿民也是批評林鄭政府,而他們有理有據,具一定質素。出席者普遍也不覺得這種對話真正有用,但仍認真對待,因為他們要當面直斥林鄭月娥的施政失誤,向其表達作為香港一分子的心聲。林鄭月娥雖然擺出謙卑聆聽巿民聲音的姿態,然而在未肯接受民間訴求的情況下,對話只會變成自話自說,林鄭是否真的有誠意接納巿民意見,著實令人懷疑「社區對話」只是一場公關秀,尤其是在「十.一」國慶前營造一個良好氣氛以求維穩。


林鄭月娥在反修例風波中,誠信早已破產,民望屢創新低,今次搞對話會,不少巿民也認為只屬公關技倆。不過,首場「社區對話」有超過2萬人登記,爭取150個入場名額,抽中發言的更屬鳳毛麟角。為何外界普遍覺得毫無誠意的對話會,卻獲巿民踴躍參與?這亦顯示不少抗爭人士的智慧,他們除希望向外界當面真斥林鄭外,如果均杯葛對話,只有親建制及「愛國極端主義分子」參與,則全部也只是支持政及抨擊反修例運動的發言論,會予外界香港大眾也不滿反修例抗爭假象,故不會白白讓政府製造輿情。


當局今次以抽籤形式抽出參加和發言的巿民,也可說是公平做法,事實上對話會抽中發言的也是批評林鄭政府居多,真實反映了本港社會真實情況,就是大多數巿民也站在反修例抗爭人士一方。成功被抽中發言的巿民,亦認真對待這個可以當面公開指摘林鄭,表達心中不滿的機會,他們一早準備好發言內容,大多用盡僅有的3分鐘發言時間,問題尖銳又不失理據,成功向外界展示反修例人士並非是只懂喊口號的激進分子,而是有思想、有質素及毋懼強權的香港人。


不少巿民的發言也是批評林鄭強推《逃犯條例》修訂,造成天怒民怨,她卻以警隊應對抗爭民眾,造成警民衝突,當中涉及濫捕和暴力問題,有發言巿民林鄭要為這一切負責,必須下台;另有發言巿民批評,林鄭在持續三個多月的抗爭運動中一直未有聽取民意,質疑如今搞150人名額的對話會,又可以聽到多少聲音?有巿民亦批評林鄭一直以來也迴避記者的問題,令港人失望,反問她這樣如何令港人支持?更有巿民質疑林鄭的所謂對話,是巿民相繼發言後,她才慨括回應,根本不是你問我答的對話形式,欠缺誠意。


四名局長包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當晚陪同林鄭出席對話會,但直接涉及《逃犯條例》修訂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和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卻未有出席,鄭若驊在「社區對話」前夕「剛巧」出訪韓國首爾,未知是否「縮骨」,還是林鄭要「惹火」官員避席。事實上,出席的局長除劉江華形象較遜外,其餘沒有大爭議,而一些被認為不宜多說話且被形容為「豬隊友」的局長如陳帆、黃錦星及楊偉雄等亦未有出席。不過,無論鄭若驊是真「縮骨」還是林鄭要其避席,她亦難逃被駡,有巿民發言時便要求鄭若驊也要下台。


此外,林鄭雖表示無論再艱難也應直接對話,惟「社區對話」安排未能予人平等對話效果,首先入場人士要經嚴格安檢,不能帶頭盔、面罩等防具入場。安檢可以理解,畢竟若出現暴力事件,或影響與會人士安全,但頭盔及面罩並非武器,戴上防具對話也只是表達抗爭姿態,林鄭既有到場被駡的心理準備,又為何怕巿民戴防具?此外,林鄭在會場內與巿民距離算很接近,但也是在一個頗矮的台上,這讓人感到她與民眾始於有台上台下關係,這同樣顯得多餘,只會削弱對話誠意。


其實林鄭若要顯示其真心誠意與民溝通,何不大膽一些,可在周末及周日假亞洲博覽館或跑馬地大球場舉行對話,如此大的空間毋須限入場人數,亦不限時,巿民可隨時入場與林鄭或問責官員溝通,場內亦可分成不同區域,林鄭與不同官員分別在各自區域內與巿民詳談。不過,對話大前提是有用,林鄭繼續不肯接受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訴求,則所謂對話也是擺姿態,抗爭行動也不會平息。

您可能有興趣:

1
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供不應求 待7小時作初步登記苦了病人

2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3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4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5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6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7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8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9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10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11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12
法國外長就任後首訪華 反映中法深化交流合作

13
數碼港5大缺失釀資料外洩 外界感詫異的確無可厚非

14
市民投資前須做足功課 如有懷疑尋求專業協助

15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