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京官及眾嘉賓昨天在灣仔會展中心內,慶祝國慶,大談國家發展,連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亦撰文暢談,全文只有最後一段的150字是屬於她的工作範疇,她提及正積極籌備「《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追本溯源」,以藉此提升社會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知。香港主權移交至今,推動《憲法》及《基本法》教育乏力,不是搞論壇,就是辦常識問答比賽,要不是就辦展覽,手法陳舊,全是悶透不已的手法,與其怪責港人對國家無歸屬感,倒不如先探討為何當權者的推動工作如此失敗。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香港迎來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在「限聚令」下,團圓也不可以多於4人,昔日各區公園及廣場人頭湧湧,小朋友玩燈籠、玩蠟燭、玩螢光棒的畫面的盛況不再。除了疫情,一場反修例抗爭,令不少港人愁眉不展,不少家人或朋友或是身在獄中,或身在海外,處境不明,難言開心。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天撰寫網誌,指出「國家經過了七十一年的發展,經濟和社會上都產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輝煌成就。國家在1978年推出政策,實現農業、工業、科技和國防現代化,開展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今天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可以下刪數百字,因內容是陳腔濫調,差點以為鄭若驊當了財政司司長及特首角色)。
在文末,她說:「今年也是《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基本法》以法律把「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成功落實,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律政司正積極籌備「《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追本溯源」,邀請專家從不同角度講解《憲法》、《基本法》以及「一國兩制」的關係,希望藉此提升社會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知。」
政府大搞法律高峰論壇,就可以提升社會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知,我們對於這個觀點感好奇,相信不會邀請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或民主派法律界背景人士與京官或北京的法律學者公開電視辯論嗎?如是,那就肯定精彩過特朗普與拜登的辯論賽,按照傳統思維,不過也是親建制及剛拿勳章的前大律師公會主席、通訊局主席譚允芝、以及香港律師會會長彭韻僖等,營造似有「辯論」之景而已,最終變成「圍爐取暖」。
我們同意作為香港人,有責任要認識《憲法》和《基本法》,特別是在目前大時代下,「一國兩制」已沒有,《基本法》隨時成歷史書,要多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