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好比一場世界大戰,幾乎把世界各地全線擊潰,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倖免,迄今仍未受控。在香港,病毒傳遍每個角落,從基層居民至上流社會,並且出現變種,加速傳播擴散。戴口罩、檢測、隔離、晚上6時買外賣等,已成為生活之日常。踏入2021年,香港人最不願再見這隻新冠病毒,可惜事與願違,從官員所謂的領軍抗疫表現,相信仍以抗疫為生活重心。疫情如何肆虐,生活如常轉動,但在2020年,香港有不少人事物在彈指之間消失了:「告別」了一個有民主派的立法會;「告別」了一個威嚴而獨立的司法系統;「告別」了一個容納多元聲音的輿論環境,甚至身邊一位位朋友亦「告別」了,遠走他方,展開新生活。今年,特首選舉已悄然拉開帷幕,各派政治勢力更劇烈互動,社會氣氛波雲詭譎,勢必影響民生,我們預期香港社會走向「混沌」局勢,眾人要有擁抱無常的勇氣。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本月中旬以隨機抽樣電話方式訪問1,014名香港居民,並於日前發表本年度最後一份民調報告,研究市民對特首民望及過去一年的快樂程度等項目。結果發現,總結過去一年,只有13%受訪市民表示活得快樂,有59%人表示不快樂,快樂淨值為負45個百分點,是自1992年調查開始以來新低,平均值僅為2.2,即代表整體上接近「幾不快樂」。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表示,香港人近兩年的快樂程度有「斷崖式」下降的趨勢,快樂淨值由2018年的40個百分點,急跌至2019年的負38個百分點,今年更跌至負45個百分點。他分析,港人不開心的原因與政情、疫情、經濟有關,並認為數字反映市民的不開心跨越了政治光譜,否則「不會如此不開心」。
與此同時,有34%受訪者預期今年香港的發展將有所改善,覺得惡化的則有39%,樂觀淨值負6個百分點,較去年的負36個百分點大幅回升。鍾庭耀解釋,這只是市民普遍認為香港的狀況目前已經很差,預期今年比去年好。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說,這種情況有如股票市場,跌到見底才會反彈,市民相信「應該不會再差落去」。
走在街上,沒有多少香港人會覺得快樂,2020年持續出現各種新變化:有新型冠狀病毒、經濟活動幾乎冰封、雷厲風行的《港區國安法》、政府因一道教案向教師終身釘牌、國家級領導人狀告特區政府官員、一向嚴肅公正的法官遭人狠罵「狗官」而不會被追責、甚至連建制派都加入圍插司法系統的行列,真的令人大開眼界,打破了港人之「常識」,也要去了解這個新常態。
盤古開天,天地都是混沌一片,如今香港政治環境亦是如此。民主派幾乎省力不說,建制派天天互鬥,特首林鄭月娥今天被人罵得凶狠是建制派,而不是「長毛」梁國雄,這是一道荒唐的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