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逾年,出現各類防疫令,例如限聚令、戴口罩令、又要限時營業,官民看似適應,卻是至今仍然有不少法例演繹及部門執法不清的情況。以昨天在一個大型商場內的日式百貨庫為例,派「大福」和菓子賀新年,結果吸引市民排成長長人龍,人貼人,容易有播毒風險。究竟是否違犯限聚令呢?在法例上,這批有「共同目的」領「大福」人士,是響應上述百貨店號召到場,又非瞬間逗留,看似是符合違法定義。我們昨晚向政府查詢,沒有答案,只推說是警方執法。法例不清怎樣執法呢?是逼市民以身試法嗎?商場內的商店,如「一田百貨」早前已爆發群組,若沒有清晰的執法部門,事事推給警方,聘請至10萬警員也無法應付。
根據日式百貨商店APITA在fb的貼文,指派發大福是新年活動,據介紹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及祝福大家有個好開始,APITA於今天舉行了一連串充滿日本特色的慶祝活動!除了進行日本正月常見的傳統開鏡敲酒桶儀式外,更有打年糕表演及派發美味大福,在場的顧客們都十分享受今(昨)日的活動呢!」我們不鼓勵疫下舉辦這類活動,為人為己,應該停止。
在制訂各類有關防疫措施法例以來,警方可說是執法大戶,根據線報及深入調查後,除了長期持續在周六及周日突擊搜查合法與非法樓上酒吧及派對房、非法的樓上賭檔及街頭賭檔外,更在平安夜、聖誕節、除夕及元旦等節日大舉在全港執法,雷厲風行。這些掃蕩不單針對就違反防疫規定執法,還包括各類疫情下衍生的罪行,例如青少年停課下流連酒吧及賭場,容易被不法分子誘惑犯案。
以元旦日(1月1日)為例,警方發出的新聞稿中,共有14份稿是跟打擊違反防疫令行動有關,部分是在除夕夜執法,還未計算部分已執法而未發新聞稿的行動,包括「打擊屯門無牌酒吧及派對房間拘捕逾60人」、「長沙灣打擊無牌賣酒及違令處所拘捕38人」、「大角咀搗破懷疑正在營業的派對房間及懷疑非法賭檔拘捕18人」等,還有3份稿與防疫無關,如「藏有工具可作吸食毒品用途、拒捕及襲警」、「東九龍總區打擊違例泊車」及「警方拘捕一男一女涉嫌爆竊」
有趣地,政府新聞處於1月1日發布的新聞稿只有14份新聞稿,換言之,一個警察公共關係科發出的稿量是相當於全個政府的稿量,何等諷刺。在元旦日,與防疫執法有關的部門,有康文署聯同相關部門在全港多個場地巡邏,提醒市民遵守「限聚令」及「口罩令」。署方由前日至昨日下午4時,在港九新界多個康文署場地發出接近3800次口頭勸喻及11張告票。有警方和勞工處人員到外傭聚集地區巡邏,勸喻外傭遵守限聚令,和保持社交距離。按照過往,食物環境衞生署亦是頻密巡查。至於民政事務總署及房屋署則是執法最少的部門。
上述數字說明了警方已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打擊違反防疫措施,我們認為,要有效執法,不能單靠警方,因尚有其他各大小罪案要做,微細至市民看見狗狗被困露台怕牠捱冷也報警,可見縱使增添數萬警力也無法應付,因此,政府專家袁國勇教授還建議要組織逾萬人紀律部隊人員負責追蹤確診個案,根本上是天方夜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