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及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劉鳴煒昨天公布園方的轉型方案,主要是把公園山下的園區開放,供市民免費入場,並轉型為零售餐飲消閒區,外判營運;而山上園區則按景收費,增設搖桿車及空中滑索等新奇歷險區等;而公園本身則專注營運保育及水上樂園等。我們認為,今次海洋公園轉型,只是再次體現港官創意欠捧,搞來搞去不是只懂餐飲玩樂,就是地產項目,無法展示香港人的創意及靈活特色。海洋公園轉型後名存實亡,亦難言「保育」之實,以營運食肆為例,海洋公園強調進食可持續的魚類,若果外判食肆售賣深海吞拿魚,是否很諷刺呢!
海洋公園的財政危機早已存在,生意在疫情之前已是每況愈下,其自2015、2016年度出現虧損後,盈利情況亦愈趨惡劣,截自去年度更錄得逾11億虧損,打破歷年紀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園零收入,今天面對的情況,也是香港餐飲及娛樂場所遭遇的寫照。
海洋公園早前獲政府撥款54億元以償還商業貸款以及支持一年所需開支,園方需就此制定制定初步應急以及未來發展計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及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劉鳴煒公布,海洋公園山下園區將會開放免費入場,並將轉型成為零售餐飲消閒區,引入外來體驗提供者為市民提供服務。山上園區則按景點收費,並會增設新奇歷險區,遊戲設施包括搖桿車、空中滑索等。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亦建議,由22/23年開始的未來四年每年提供2.8億應對短期可能出現的現金短缺情況。
海洋公園在未來發展計劃中強調其保育及教育的作用,雖然計劃以珍貴的自然景觀,以貼近自然及與別不同的旅遊體驗作宣傳,但我們不表樂觀,特別是在保育方面。
瀏覽海洋公園官方網站,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付諸實行,就是要以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減低人類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愛護能源等。至於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意思是要確保一間公司、一個社群、一家機構,甚至一個國家在每一方面,均能夠保護及促進它的珍貴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物資、資金,能夠為所涉及的受益者(無論是現代或未來的受益者),創造價值。
海洋公園一直強調保育海洋環境與生物,園方在官方網站中指出,為了讓海洋生物環境可持續發展,園方早於1995年已棄用魚翅作為食材,自2009年起採用環保海鮮為食材,並於2015年訂立環保海鮮政策,公園內所有食肆均選用環保海鮮食材,而公園也特別搜羅由海洋管理委員會認證魚肉所製成的魚蛋及燒賣,把魚蛋及燒賣這備受歡迎的本地街頭小吃進一步發揚光大。
園方還推出低碳餐單,座落於海洋公園高峰樂園的冰極餐廳,在2012年成為全球首間低碳美食主題公園餐廳。餐廳由採購原材料至選擇供應商均相當嚴謹,食材由取得低碳或有機認可證書的本地或內地供應商提供,而設計餐單時,亦以政府提倡的低碳餐飲六大原則為基礎:多用本地食物、有機種植、多菜少肉、省能烹調、惜物善用及時令新鮮。園方表示,致力透過各方面的努力,喚醒大家關注低碳生活及其減慢全球暖化及保育野生動物生態的重要性。當外判的零售餐飲消閒區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則與海洋公園的保育理念背道而馳。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