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行政會議須建立隊形 為政府施政保駕護航
發佈日期 : 2022-06-23


候任特首李家超昨公布新一屆行政會議成員名單,出任行會召集人的將會是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我們認為,論能力與資歷,現年71歲葉劉淑儀絕對是合適的人選,可是她過往出任行會成員幾年間,經常給人跟政府有不同意見,甚至批評政府施政的印象。七月一日後在新一屆政府擔任召集人,地位舉足輕重,更須公開慎言,應展現與其他行會成員一條心與政府共同打拼的隊形,避免「姐姐教弟弟」、予人「指點江山」之感,此舉削弱特首李家超的權威管治。

一直以來,行政會議成員皆是社會翹楚,在市民大眾心目中有一定的份量和地位。政府不少決策或指令亦須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行會擁有一定的公權力,地位崇高;而在「集體負責制」下,行會成員理論上該是特首智囊甚至護法。

可惜,過去幾年不少行會成員都仿如政治「隱士」、大隱隱於市,誰是今屆尊貴的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除一兩位相對較願意對外發言的成員外,其餘的不少面目模糊,市民對他們認識不深,對行會工作更是所知不詳。雖說,行會成員受「保密制」所限不能披露行會討論細節,他們對於政府提出了什麼建設之言,外人不得而知,難評估他們是否履行職責向特首進言。但市民見到的是,當政府拍板、尤其是經行會作出決定以後,一些行會成員卻甚少站出來替政府說話,即使過去五年政府管治曾陷入水深火熱中仍然沉默是金,有的甚至可能藉機與其他人一起摻政府一腳,撈取一點政治本錢。

政治倫理上,行會成員應該為政府施政解畫護航。但現實卻是,行會多年來予人「隊形」
欠奉。雖然每位非官守成員每月可領取85,130元酬金,高薪厚祿又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但若果只是沽名釣譽,只怕令人質疑公帑是否用得其所、行會又是否有存在價值。

即將出任行會召集人的葉劉淑儀昨天向傳媒表示,行會制度行之有效,毋須改革,又說她兼任立法會議員,有監察政府責任,若見到有政策不好便有責任指出,並非公然批評或攻擊政府政策。她說得沒錯,行會以至立法會議員皆有責任指正政府工作,但作為行會召集人,倘若經常地對政府工作指手劃腳,只怕對政府尤其是新班子公信力構成打擊,不利政府施政。

因此,我們對於新一屆行政會議有三點期望。一是他們應堅守保密原則,不應以對外「放風」來撈取攻治本錢。其次,行會成員在政策討論階段,不宜高調頻密地發表個人意見,免得有「指點江山」之嫌,騎刧政府決策,同時亦不應隨便點評政府官員,否則有失政治倫理,打擊政府施政。而當政府推出政策出台後,尤其經行會拍板的政策,他們站出來協助政府解畫,是應有之義。

香港過去幾年經歷了不少震盪,預料未來政經形勢仍然複雜,政府管治團隊必須同心協力,否則施政之路繼續難行。

(李家超新班子點評系列之二)

您可能有興趣:

1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2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3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4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5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6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7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8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9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0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1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2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3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14
大灣區一站式訪問應即日來回 李家超親身示範一小時生活圈

15
全球衞生議題事關重大 極少數國家勿干擾秩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