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5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工業意外增 勞工處監督不力愧對亡魂
發佈日期 : 2017-12-14


有為吸引新血加入建造業的電視廣告,描寫在經過宏偉建築之前,家人為父親兄弟子女有參與工程而自豪,這固然是在生活會發生的情節,只是在開心快樂的背面,卻也有不一樣的傷痛故事,原來在這巍峨建築之下,掩埋的是摰親的最後音容。


工業傷亡成憾事,不論是建築商,又或工人,以及負責監督的勞工處,都要多作努力,謹慎提防,避免禍及人命,繼而影響一家之生計。


只可惜勞工處作為守護者,便顯得極不稱職,上月審計署便在其報告中揭露勞工處視察工地「報大數」,只求交差,檢控又不積極 ,以致隱患不清,就看是何時出事而已。


在其剛交到立法會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截至11月30日,建築業的致命工業意外有19宗,比起去年同期的10宗,暴增三成多。有這麼多個家庭遇上悲劇,已經令人搖頭嘆息,但看到了勞工處開脫之辭,更是含淚中帶悲忿。


勞工處是這樣說的:「建造業近年持續興旺,工人數目由12年的7.1萬人,上升62%,至今年上半年的11.5萬人,為行業的職安健帶來嚴峻挑戰……」這麼說,是不是現在死得人多是很「合理」的發展呢?拿數字作託辭,只顯得冷血涼薄。


勞工處自稱有為針對致命意外「持續加強巡查執法的力度,在2017年上半年進行了31,964次恆常地盤巡查,包括針對高危工序,例如高處工作、吊運操作、電力工作等,進行特別執法行動,期間共發出了490張暫時停工通知書及965張敦促改善通知書,並提出1,049項檢控」。


只是我們得配合審計報告來看,原來勞工處數是這樣計的,「如某次視察是由超過一名視察人員共同進行,勞工處會把視察人員的數目算作視察次數……但假如不論由多少名視察人員進行,每次視察都算作一次視察……此外,勞工處呈報的視察次數,把上鎖、搬遷或沒有營運的工作場所亦包括在內」。


除了疏於檢控,現時的判罰,對於違反安全規例的承建商,亦未有足夠阻嚇力。


按審計報告資料顯示,過去就工傷問題交到法庭的案件中,罰款最多為逾1.13萬港元,認為涉及人命的,亦只是賠償萬多港元,相對於一項數億港元的工程而言,只屬戔戔之數,沒有阻嚇力,且暫未有需要判囚的案例。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便曾批評:「罰萬來元,請個人回來改善安全都不止這個數,所以好多僱主寧願出事才算。」 這是聽落有點悲涼的現實,在關乎職安健的勞工法例,勞工處亦知道有加重刑罰,以收阻嚇作用的逼切需要,只希望不要秉承其檢控的慢條斯理,在此而言,高速,乃至極速,才是確保安全。


還待檢討的,是現在的安全主任是由承建商聘用,便造成僱員監察僱主的尷尬,而安全主任的角色亦只是虛應故事,有意見便認為安全主任應直接受聘於政府或獨立法定機構,令安全主任的工作可以更獨立而有效。


此外,管大也得管小,除了處罰承建商,亦得讓工人不得輕忽。在現時建築工人人手不足情況下,多了一些新手入行,疏於或未太注重安全意識,亦加上經驗不足,便容易招致禍患。勞工處或可考慮,針對一些經常不注重安全意識的建築工人,訂立一份中央名冊供承建商查核,可以考慮是否適合聘用。

您可能有興趣:

1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2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3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4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5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6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7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8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9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10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11
法國外長就任後首訪華 反映中法深化交流合作

12
數碼港5大缺失釀資料外洩 外界感詫異的確無可厚非

13
市民投資前須做足功課 如有懷疑尋求專業協助

14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15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