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長者無聊易變抑鬱 老有可為大力宣揚
發佈日期 : 2018-01-31


年紀大了,身份及環境都會出現變動,例如退休、喪偶、失去工作,在經濟能力欠穩及不懂或不想尋找支援網絡的情況下,容易令長者產生壓力,因而情緒低落,自怨自艾。長者若要在這些轉變中獨自承擔,很容易會患上抑鬱症。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於前年11月至去年3月訪問逾1,500名60歲或以上長者,約一成半人出現輕微抑鬱症狀,當中又以80歲或以上、獨居長者較多,不少人都有經濟壓力、有長期病患,以及跟家人與朋友關係有問題。


抑鬱病與自殺亦緊密相連,外地已有不少調查顯示約有六至九成長者自殺前,皆有抑鬱徵狀。而在本港,於2015年,約有三成自殺個案是65歲或以上長者,有本地研究指出,有抑鬱症病徵長者的自殺死亡風險是沒此症病徵長者的2.2倍。


香港人長壽,列世界之最,但時日比別人多,生活得不夠充實,也會變成煩惱事。有婆婆便這樣說:「人老了就沒用了,連洗澡都要人來幫。如果有一天身體差到要入老人院,我就情願去死。有時一個人在家想多了會哭,或是晚上都睡不了,連胃口都沒有。這幾個月我都覺得自己瘦了。每天醒來就是對着四面牆,沒甚麼事可做,雙腳又不聽使喚,想出去走走也不行。一天下來連找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有時太悶,就期待送飯的阿姐來到,總叫可以說兩句。」


政府固然要更多關注長者的生活狀況及精神健康,譬如作調查的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便建議政府設立長者學習券,鼓勵長者學習,又或設立「父母生日假」,令打工的子女能增加時間陪伴父母。鼓勵學習是好事,得到一些實質幫助,確可成為誘因,但最主要還是長者得明白老還可有所為。


譬如有些過了60歲才練習長跑,甚至健壯得可參加全程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內地也出現「學霸奶奶」,81歲大學畢業,更自學懂得五國語言,生活有一點追求,去日豈會苦多,反而是很不夠用。除了身體腦子動得多,可以延年益壽,在活動中亦找到志同道合的,增廣人際交流,更可將孤獨感殲滅於無形。老有可為的信念,需要大力宣揚。


但問題在本身是主動及活躍的,其晚年生活自可調適,而最需要心靈關顧的,卻往往是隱蔽的,政府應該放多一點資源於附設於長者地區中心的支援服務隊或其他外展服務,主動發掘隱蔽長者,提供情緒及實際支援,藉着家居照顧服務,以上門形式照顧體弱長者物質需要的同持,亦可滿足其心靈需要,在他們期望與送飯阿姐說幾句話之外,亦能夠有人是特意來聆聽溝通的。


至於要設「父母生日假」,那就似乎有點脫離現實了,要孝順的總會抽時間關懷,在假日會約父母飲茶,至於無心者,反而可能借此名目放假,去跟女朋友或呼朋結黨玩樂,已有父親節母親節提倡孝義,亦不必藉個別生日才出這一份心意。

您可能有興趣:

1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2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3
雙節長假料迎出境高峰 港人外遊勝在物有所值

4
中國市場舉足輕重 美國企業繼續紮根

5
日本自民黨捲性感派對醜聞 岸田文雄再度面臨下台壓力

6
進一步引進重點企業 為香港注入嶄新動力

7
2019年「黑暴」是立法催化劑 急於通過23條立法屬有理有據

8
日本央行今或宣布告別負利率 影響重大 踏入議息周期 多國貨幣政策走向受關注

9
旅客著重獨特體驗 城市瑜伽找對方向

10
旅遊城市項目夠底氣 收取房租稅不足為懼

11
teamLab展覽具吸引力 冀進一步刺激旅客訪港

12
基建設施帶來新氣象 配套規劃須詳細籌謀

13
基斯杜化路蘭奪最佳導演 體現藝術與商業元素結合

14
兒童染流感嚴重個案 提醒家長勿掉以輕心

1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舉措 「穩外資」成經濟工作重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