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1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須維持法官審案獨立性 司法改革不是服膺政權
發佈日期 : 2020-11-18


香港社會的建制派近不停炮轟司法出現問題,力倡改革,港人普遍認為是為「破壞法治」敲響警號,反對聲高昂,連溫和建制派亦持保留態度。然而,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昨天在《基本法》頒布30周年網上高峰論壇致辭時,引述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指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這是首次中共官員開腔道明,看來司法界將承受嚴峻的政治壓力。我們認為,任何制度都需要改革,不管是司法,行政亦然,以適應社會變化。不過,究竟張曉明口中的所謂「司法改革」,是要令到獨立不受干預判案的法官絕對服從行政機關,以至中央,還是提升法官的判案質素呢?這點必須弄清。香港法治不容再受侵蝕,否則連唯一值得海外信賴的制度也蕩然無存。

張曉明昨天他引述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說,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張曉明認為,這些局中人的聲音值得全社會特別是司法法律界重視,即使西方國家,司法制度亦與時俱進改革,這並不影響司法獨立。張曉明又表示,應該將《基本法》當作一部「活的法律」,通過立法解釋等辦法,放大其適應性,他說高興見到特區政府正致力於完善公務員宣誓制度、國民教育制度、立法會議員資格審查制度等。張曉明又指,「一國兩制」實踐進入了「五十年不變」的中期,許多問題已充分暴露,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有現實必要,而且條件亦基本具備。

司法改革近年熱議,建制派瘋狂推動設立「司法推薦委員會」,審案要有「量刑指引委員會」,總之不能再自己人管自己人。建制派何君堯早前在中聯辦的閉門會上提出,今年要在立法會移動三座大山,包括司法改革,由除去法官的「假髮」做起,亦提出要廢除大律師的稱銜。張曉明昨天再把話說得直白,顯見司法改革已不是個別建制激進人士的意見,而是已排上日程。

烈顯倫於2000年9月14日辭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一職,當時他年屆66歲,已當了法官8年,最後3年是擔任終院常任法官。我們翻看他離任前發表的聲明,指出「香港是我的家。要作這個決定,於我實非易事。但歸根到底,這是一個優先次序的問題:面對我的家人分佈海外各地,我須要在專業方面和家庭方面的取捨作出平衡。在此人生階段,我認為我必須以家庭為重...對我而言,能夠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其中一位首任常任法官,一直是一件令我極為欣悅和感到榮幸的事情。我深信終審法院在首席法官李國能的卓越領導和其他海外法官的積極參與下,其國際聲譽,將日益昭隆。」

香港的法治已持續在國際評分降級,而張曉明之言加劇港人之憂慮,因為連唯一引以為傲的法治也沒有了,這個不單是立場民主派人士的憂慮,事實上,連建制意見集中地的「親子王國」這類爸媽網絡討論區,亦不斷出現談論子女送往海外升學及移民貼文,因已經對港的教育及管治已表失望及擔心。

法治的其中一個主要元素是對政府權力的制衡、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雖然現在官方說法指香港不是三權分立,但司法機關「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而其中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法院審案不會也毋須配合行政機關的需要。香港在回歸後仍然可以保持司法制度的獨立地位和形象,法治的成績仍然得到市民和國際社會認同,成就絕不簡單。法官判刑輕重的準則,從來都有爭議,提升法官質素及對中國《憲法》認識是必須的,但絕對不是服膺政權,聽命判案。

您可能有興趣:

1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2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3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4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5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6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7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8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9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10
法國外長就任後首訪華 反映中法深化交流合作

11
數碼港5大缺失釀資料外洩 外界感詫異的確無可厚非

12
市民投資前須做足功課 如有懷疑尋求專業協助

13
壓力爆煲 不分貧富 留港長者精神健康惡化不容忽視

14
老鼠突然殺出嚇煞市民 無鼠百分比難量化恐懼

15
雙節長假料迎出境高峰 港人外遊勝在物有所值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