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iBond的通胀挂鈎债券,政府推出的目的,是协助投资在iBond的市民抵御通胀,就通胀影响提供潜在保障。新一批iBond昨日截止认购,根据初步数据显示,获大约46万人认购,总认购金额约为389.3亿元,是目标发行额的3.9倍,同时较上次2016年的相应金额高73%。翻查资料,今批iBond保证息率为2厘,意味每一万元只得200元利息,三年后每手保守估计仅获600元利息。有正值壮年、理应投祯较进取的市民亦有认购iBond,而无认购蚂蚁集团,反映香港如今的政经气氛,让市民毫无投资信心,宁买iBond稳阵些抗通胀。
根据政府资料,iBond的特点,是债券年期为三年,并会每六个月支付利息一次,利息是与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平均按年通胀率挂鈎,并设有最低息率2厘;本金将于零售债券到期时全数付清。简而言之,今批iBond的最低息率保证2厘,意味每一万元只得200元利息,三年后每手保守估计仅获600元利息,旨在让投资者能够抗通胀,而非能投资获利。新一批iBond认购及配发结果预计于11月12日公布,将在11月16日发行,翌日上市挂牌可于二手市场进行买卖;利息釐定日为2021年5月3日,付息日则是5月17日。
事实上,政府在2011至2016年先后发行六批iBond,设保证定息1厘,假如通胀率不足1%派息就会按定息计算,目标是提高大众对债券的认识,协助投资者对抗通胀。iBond于2011年首次发行时,有逾15万人认购,至2016年时增至逾50万人认购,六年间累计发行总额为600亿元。
息率方面,以第一批iBond 1最高,每期平均派息率为4.52厘、iBond 2为4.15厘、iBond 3为3.81厘、iBond 4(4222)为3.17厘、iBond 5(4228)为2.4厘、iBond 6(4231)为2.58厘,均为每六个月派息一次。在平均派息率下降的趋势下,新一批iBond反而认购反应热烈,某程度上是反映了市民的现今政经气氛之下的投资环境,信心不大。
有年约35岁的市民,今次是第一次认购iBond,反而无沾手较早前掀起热潮、之后突然暂缓上市的蚂蚁集团,如此已可见一斑。从过去一、两年开始,香港开始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经济前景已给蒙上阴影,时至去年香港社会本身爆发反修例风波,紧接至今年初开始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让经济前景直线下滑,到再之后的《港区国安法》实施,令社会气氛情绪更见不安。环球股市在如此气氛之下,大上大落,加上连蚂蚁集团也可突然暂缓上市,市民无心投资也属正常,故宁愿大手购入iBond稳阵抗通胀,当作买保险。只望来年香港社会回復安定,让市民再一次看到曙光。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