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2日
星期五
   | 气 温 : 34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泛民政党之前景 难吸纳年轻新血
发佈日期 : 2021-09-17


24名港岛区议员于上周五(9月10日)率先参与宣誓,其中7名民主派区议员所作宣誓的有效性存疑,港府发信要求提供额外资料,至前天(15日)宣布上述7人宣誓无效,全数被取消资格(DQ),须即时离任。按照目前高压的政治形势,泛民对此结局早有心理准备,只差官员如同「拔喉」宣布「死亡」而已。DQ理由,当事人说得隐侮,负责官员徐英伟却只说已详列理据,俨如心知肚明,公众如堕五里雾中。我们估计DQ理由与曾参加民主派初选或借出议员办事处作票站有关,纵使不中,也不差远。今次是参选门槛的「红线」初现,突显泛民参政空间收窄,预料会更坚定泛民政党无意参选立法会或区议会选举的心志,长远而言,亦难吸纳年轻新血入党,因为循泛民版块从政,已变成一份「高危职业」。


政府指出,经考虑有关区议员的书面回覆以及所有相关资料后,根据《解释》所订下的原则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确定7名区议员的宣誓为无效宣誓,当局已向7人发出信件,换言之,他们在5年内不得参选。


7名被DQ的区议员分别为湾仔区杨雪盈、梁柏坚;东区韦少力、苏逸恒、陈荣泰及黎梓欣;南区彭卓棋,他们的7人共通点是与民主派初选有关,各人均曾参选初选,或借出议员办事处作票站,他们曾以不同角色参与民主派初选,例如杨雪盈和彭卓棋均曾参与初选,是47名被告之一;苏逸恒排名在民主党许智峯名单第二名;陈荣泰、韦少力、黎梓欣曾借出议员办事处作票站,梁柏坚则以办事处外的私家路作票站。反观7名「过关」的泛民区议员,均没有参与初选或借出办事处作票站。


今次结果为接下来宣誓的区议员划下DQ「红线」,亦可推算民主派日后参选的「入闸」机会。换言之,另外三批未作宣誓的民主派区议员,如去年曾参与初选或设票站,预料落得相同命运,包括油尖旺区涂谨申及元朗区邝俊宇、西贡区柯耀林、沙田区议会正副主席李志宏、黄学礼、北区黄凯盈,深水埗区刘伟聪等人。


纵使有建制派称民主党不参选是死路一条,不过观乎今次宣誓结果,似乎政府未有为民主党参选「开绿灯」,因为被视为「参选派」的苏逸恒亦被DQ。因此,民主党是否参选立法会、有意参选的泛民人士的处境更尴尬,参选似成为「自嘲」的下场。


民主党本月26日召开会员大会决定会否参选立法会选举,过往民主党「参选派」中一直有论调指是否参选最重要观望邝俊宇、涂谨申和梁翊婷等人的解释能否避过DQ,如不被DQ可视为政府对民主党参选立法会释出「正面讯号」,但因被DQ后按法例规定5年内不得参选,倘参选派今次被DQ,意味着他们参选的如意算盘将不能打响。今次DQ区议员令参选派的情况更加尴尬。


按目前标准,即使参选派决定出战立法会,但亦很大机会无法「入闸」,长远而言,亦影响泛民吸纳新血。曾几何时,香港有人够胆填上「政治家」这职业,他是政务官出身的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5年特首选举报名时,他报称是「政治家」。政客的所作所为是为下一次选举着想,而政治家却是为下一代着想。每个国家或地方均有政客与政治家,只是多寡有异,深浅不一;而「向下沉沦」或「向上提升」确实是观察一个国家或地方进步与否的关键指标。今天,有年轻人立志要做「政治家」吗?

您可能有兴趣:

1
准未毕业大学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须改变职场文化 挽留人才

2
立法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方向可取 政府给予培训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3
极端酷热天气悄然来袭 市民警惕意识有待提升

4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墙 港铁 屋宇署处理温吞

5
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达双赢 社会应明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理

6
债务上限危机带来短暂震盪 美国经济衰退才属真实风险

7
长洲飘色政治选材激减 市民发洩不满渠道渐少

8
6中学生策划炸弹恐袭案 情节严重 揭示老师应早辨识激进化倾向学生

9
中美关係举足轻重惟遇困难 华盛顿须弃打压心态免窒碍

10
大湾区一站式访问应即日来回 李家超亲身示范一小时生活圈

11
全球衞生议题事关重大 极少数国家勿干扰秩序

12
新冠结束警惕仍须保持 疫情恐有一天重临全球

13
青年愿重回正轨 社会应给予机会

14
炎夏将至虫鼠势更趋活跃 衞生工作续加强应对挑战

15
特首发挥领导角色 落实行政主导 引领立法会摆脱仅监察 质询职能


首页